当前位置:首页 > 2020版浙江新高考化学选考总复习检测:专题4 第二单元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Word版含解析
质,现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其中固体乙可制光导纤维。
请回答:
(1)X除了含有H、O元素以外还含有________。
(2)固体丙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
固
体
乙
与
NaOH
溶
液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X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生成水,水的质量是37.8 g-36.0 g=1.8 g,物质的量是0.1 mol,X中含有H、O元素;固体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白色沉淀是Mg(OH)2,加热分解生成固体丙,则丙是氧化镁,物质的量是0.3 mol,说明X中含有镁元素;乙可制光导纤维,说明是二氧化硅,根据其质量24.0 g 可求出物质的量是0.4 mol,X中含有硅元素;因此X中氧元素的质量是37.8 g-0.2 g-11.2 g-7.2 g=19.2 g,其物质的量为1.2 mol,由此可知H、O、Mg、Si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2∶3∶4,所以X的化学式是Mg3Si4H2O12。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中除了含有H、O元素以外还含有Mg、Si。 (2)氧化镁的用途为制耐高温材料。
(3)X的化学式是Mg3Si4H2O12,也可以表示为Mg3Si4O10(OH)2、 3MgO·4SiO2·H2O。
(4)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iO2+2OH===SiO23+H2O。
答案:(1)Si、Mg (2)制耐高温材料 (3)Mg3Si4H2O12[或Mg3Si4O10(OH)2或3MgO·4SiO2·H2O]
(4)SiO2+2OH===SiO23+H2O
14.(2019·温岭选考模拟)白炭黑(SiO2·H2O)广泛用于橡胶、涂料、印刷等行业,可用蛇纹石[主要成分为Mg6(Si4O10)(OH)8]来制取,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
-
-
-
(1)碱浸时,为提高其中硅酸盐的浸取率,除采用合适的液固比和循环浸取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有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任举两种)
(2)过滤1得到的滤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时加入氯化钠溶液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酸浸是将蛇纹石中金属离子溶解除去,碱浸就是将硅元素转变成可溶的硅酸盐,要提高浸取率可以采用延长反应时间、搅拌使浸渣与碱液充分接触、适当提高碱的浓度、适当升高反应温度等措施。(2)过滤1得到的滤液中主要成分为硅酸钠(或硅酸钠和氢氧化钠)。(3)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硅酸容易形成胶体而不产生沉淀,所以加入NaCl溶液可以促使硅酸产生沉淀。
答案:(1)适当升高温度 连续搅拌(或适当延长反应时间或适当提高NaOH溶液的浓度) (2)硅酸钠(或硅酸钠和氢氧化钠) (3)防止生成硅酸胶体
15.晶体硅是信息科学和能源科学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可用于制芯片和太阳能电池等。以下是工业上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各元素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__(填反应代号)。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W的用途很广,通常可用作建筑工业和造纸工业的黏合剂,可作肥皂的填充剂,是天然水的软化剂。将石英砂和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至 1 373~1 623 K反应,生成化合物W,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反应①为石英砂和焦炭生成粗硅和一氧化碳的反应:SiO2+2C=====Si+2CO↑,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②是Si+3HCl=====SiHCl3+H2,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③是SiHCl3+H2=====Si+3HCl,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④为特定条件下的反应:CO+H2O(g)=====H2+CO2,催化剂不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1)①②③
(2)SiHCl3+H2=====Si+3HCl (3)SiO2+Na2CO3
1 373~1 623 K1 357 K
1 357 K
1 073 K
523~527 K
3 273 K
=====Na2SiO3+CO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