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历史 模块三 专题十 配套课时检测(含解析)
年份 1979 2006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 645 218 071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1 132 39 500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57.5 35.8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67.7 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材料四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摆脱1927年和1934年两次危机的措施。(8分)
(2)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材料二对改革进程加以说明。(4分)
(3)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不会得到深化。结合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
(4)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4分)
解析:第(1)问考查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创,注意两个特殊的年份,隐含着重大的历史事件;第(2)问考查提取图片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运用对照的手法,再适当参照赋分从四个方面来答题;第(3)问蕴含着“南方谈话”后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信息;第(4)问概括改革带来的变化,注意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来作答。
答案:(1)摆脱1927年危机的措施:八七会议、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
摆脱1934年危机的措施:长征及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
(2)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推动;从试点到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
(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
(4)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民主政治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
[备选题]
14.20世纪,中美关系错综复杂,曲折前行。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很少有选择的余地。当这些年中国的内战与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扩张同时发展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全球背景变得越来越重
5
要。??(当初)国民党领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不管他们对美国来说是多么讨厌,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二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至少在60亿美元以上,约占各国在华资本总额的80%,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民版必修2
材料三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
——摘编自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和美国国内环境分析为什么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并说明这种“支持”对中国的影响。(12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尼克松改变了世界”和“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这两句话的含义的?(8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自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发展演变。第(1)问要求学生从世界形势和美国国内环境两个维度分析美国扶植国民党政府的必然性和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对学生的历史比较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多个维度来分析问题。第(2)问主要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对世界和美国所产生的影响。解题时,学生要学会对题干问题的有效转化,对于学生综合、理解、分析历史的能力要求较高。
答案:(1)世界形势:二战后,美苏由战时的合作转入战后的对抗;东欧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美国试图利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来遏制苏联。(答出两点即可)
美国国内环境:到二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随着战争的结束,战争需求缩减,出现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征兆。
影响:政治上,加剧了国共破裂,加速了内战的爆发与扩大;经济上,美国商品和资本大量输入中国,是造成中国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2)尼克松改变了世界(尼克松访华的影响):结束了中美之间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改善,促成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缓和,促进世界和平。(答出三点即可)
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尼克松访华的原因):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或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美国长期实行的“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第三世界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6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