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2018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试卷类型:B
渭南市2017-201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I)
历史试题
注愈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否则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否则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宗法制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
C.实行摘长子继承制 D.“国”与“家”的结合
2.秦律规定:与盗者“不盈五人”,共赃“不盈二百廿以下到
一钱”,只给予流放;但如“五人盗”,赃只“一钱以上”,也要“斩左止,有(又)黥以为城旦”。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秦律尤其重视对“群盗”的惩治。B.秦律具有残酷性 C.秦律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 D.秦律具有公正性
3.《汉书·地理志》说:“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这一措施 A.拓展了西汉的疆域 B.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
C.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D.巩固了对边疆的统治
4.唐长儒指出:“唐代科举从形式上看和过去的孝廉、秀才有继承关系,只是当门阀盛时被举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材料表明科举制
A.使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B.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C.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D.促进了政治的发展
5.《荀子·富国》中记载“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材料表 明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A.自给自足. B.生产力水平高 C.男耕女织 D.精耕细作 6.《左传·昭公四年》中载:恒公曰:“伍鄙(人民)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材料中“相地而衰征”的实质是
A. 按照土地的多少和好坏而征税
B.有利于调动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 C.所有制形式的变更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7.西仅贾谊主张“今驱人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伎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言皆趋农作,则蓄积足而人乐共所矣”。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小农经济 B.禁止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C.减少人口流动 D·打击了富商大贾 8.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导致田制为空文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手工业发展迅速 B.人口迅速增长 C.土地兼并严重 D.商品经济的发展 9.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论述先秦历史时指出“他们各怀一套理想,或抱一片野心,朝秦暮楚”,所谓“孔席不暇暖,
墨突不得黔”,以期行道得志于天下,因此而有______。”文中空缺处应为
A.百家争鸣 B.世卿世禄 C.封邦建国 D.制礼作乐
10.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迫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11.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材料认为雅典民主
A.易形成集体暴政 B.是一种直接民主
C.是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D.是少数人的民主
12.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度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适用的新法律.这个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