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珠海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2.两个实心物体a、b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密度是b的密度的2倍 B.b的密度是a的密度的2倍 C.a的密度是0.5×103kg/m3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情景,下列有关设计和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装置的应用是照相机
B.若只将光屏和蜡烛互换后,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C.若在透镜前佩戴一个近视眼镜,保持光屏不动将蜡烛靠近透镜后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
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 v 从 1.2f 处匀速运动到 1.9f 处(f 为焦距),这段时间 内像移动的速度为 v′,则 v′>v
4.在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同时,还在水面发生反射.用箭头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A. B.
C. D.
5.一束阳光照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25°,转动平面镜,使光束与镜面的夹角增至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与原来相比
A.减少了5° B.减少了10° C.减少了15° D.减少了20° 6.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
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设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一定大于l B.f一定小于l C.f一定等于l D.f可能小于l
7.小王在探究熔化实验时,把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质加热,通过实验记录,将温度随加热时间(环境情况和加热源是相同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甲和乙都是晶体 B.固体时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的熔点比乙低
D.乙固体时的比热容比液体时小
8.如图是去年我区冬天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D.可以用体温计来测我区该天的气温
9.2018年11月26日,在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地震常常伴有人听不到的次声波的产生。下列关于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次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可达3×108m/s D.次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Hz
10.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听不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上噪声很大 B.月球上的空气不含氧气 C.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D.月球上温度太低 二、填空题
11.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35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00g,(ρ水=l.0?l03kg/m3,ρ酒精=0.8?l0kg/m),则该瓶的容积是_____cm,质量是_______g。
3
3
3
12.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 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 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 应该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_______ 透镜制成的眼镜。
13.暗室里,在发白光的手电筒前放置一块红色的透明胶片,对着白墙照射,白墙上会出现_____颜色的光斑;在白纸上写有红色的字,用绿色的光照射它,看到的是绿纸上写有_____颜色的字。
14.如图所示,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规律制成的.a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b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15.以下例子:①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②闻其声知其人③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会消失④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笛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⑤站在河岸上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⑥宇航员在飞船外面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可以进行,其中可以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_____,可以反映声音特征的是_____。
16.站在上行扶梯上的乘客,以扶梯为参照物,乘客是_____的;以_____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三、计算题
17.一个石雕塑像的质量是2.7×104kg,为计算它的体积,找一块相同的石块作样品,用天平称出样品的质量是27g,放入装有70mL的水的量筒中升至80mL处,求: (1)这种石块的密度: (2)这个石雕塑像的体积。
18.某物理小组研究“驾车使用手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司机从发现情况到跺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减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1)在一次实验中,某志愿者正常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测得该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0.5s,汽车行驶距离35m。则发现情况后汽车匀速行驶多少距
离才开始减速?
(2)为了对比研究再次实验,这一次该志愿者边接打手机边驾驶同一辆汽车,仍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内相同的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43m,这次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多少?(假定两次制动距离相等)
(3)根据以上计算,请分析并初步提出对安全行车的建议。 四、实验题
19.在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步骤2:把烧杯中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 步骤3:用天平测得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6.4g
则: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g.体积为_____cm3.从而算出密度。
(2)小芳没有量筒,她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瓶和适量的水(已知水密度为ρ水),同样能测出酱油的密度。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a.用一空瓶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瓶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1: b.用另一空瓶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2, ①小芳的实验还需补充的一个实验步骤是_____。
②酱油的密度ρ酱=__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和已知条件,写出表达式)。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______cm。调节光具座上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大致同一______上。
(2)图乙中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了______。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至5cm刻度线处,则应该将光屏适当向______(选填“靠近凸透镜”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些,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3)将一副眼镜的一个镜片放在图乙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此时烛焰的像会出现在光屏上偏______(选填“上”或“下”)方的位置。
21.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M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固定并点燃。如图甲所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