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完整版
坡庄小学 一 年级 语文
下册备课
第 六 单元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
肖明昌
教材分析:
第六组教材围绕着 “快乐的夏天、 美好的夏天” 这一主题编排的, 内容十分丰富。《池上》《小池》和《荷叶圆圆》即描绘了夏天的美景,又体现了夏天的情趣。《要下雨了》 小白兔会告诉你要下雨的征兆。 《语文园地六》是学生大显身手的空间,这里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阅读能力,这里可以体会到夏天的多姿多彩,及其学生对夏天的向往和热爱。
教学目标: 1、认读 45 个生字,书写 21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和分角色的朗读课文, 养成运用识字规律正确的识字, 采用多种方式读准字音, 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2、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及其学生对夏天的向往和热爱,感受夏天的童趣,
夏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思考。
重(难)点:
认读 45 个生字,书写 21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分角色的朗读课文,养成运用识字规律正确的识字,采用多种方式读准字音,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教学方法措施:
细心观察课文插图,了解课文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读课文,采用独立自学、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的方式教学。
课时划分:《古诗两首》
《荷叶圆圆》 《要下雨了》
两课时 两课时 两课时
《语文园地六》 两课时
坡庄小学 一 年级 语文下册备课
单元
第六单元
池上
肖明昌
课时 课型 执教人
第一课时
新授
肖明昌
课题
备课人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
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 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 ,丰富古诗积累。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
教学 难点
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 抓住“偷采”、
“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具 准备
.
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像)
学具 准备
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教学 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读悟法
第 1 页
教学过程
个性思考
课前读书交流
一、 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 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 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
它的题目就叫《池上》 。(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 学生齐读题目。
5. 简介作者白居易。
(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 2)教师小结: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 检查初读情况。
(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①读准后鼻音:
撑、艇、萍;②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 2)齐读诗歌。
(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重点读音教师领
读,知道对难点词语的理解。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
第 2 页
教学过程
个性思考
3. 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
4. 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5. 集体交流,了解 《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
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 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 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抓重点字解题,感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悟儿童的无邪。
4.
③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④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 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 学生默读后两行诗, 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 小
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 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
第 3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