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5mm。
(十五)消防工程
我们将会同建设单位共同依据招标方式选择有资质的消防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分包,选中分包单位后,由分包单位负责编制其施工方案。
(十六)电气安装工程 1、线管敷设
(1)线管进场后必须报验,签证后方可使用,接线盒应用相同材质的产品。 (2)线管敷设时,管路较长时,超过下列情况时可以加装接线盒,直管30m,有一个弯15m,有三个弯8m,无法加盒时,应将管径加大一级配置。
(3)线管暗配时,应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砼浇筑、砌体砌筑时,电气工作人员要现场看护,做好半成品的保护。
(4)所有接线盒的位置要准确。 2、管内穿线
(1)导线的规格、型号均按照设计选用,电线间、线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小于0.5Ω,并有出厂合格证。
(2)穿管导线颜色应加以区分,一般的讲黑色做零线,黄绿双间色为接地线(即PE线),其它线可以自定。
(3) 导线在盒内的预留长度为150mm,配电箱内的预留长度是箱体周长的1/2,出户线的预留长度为1.5m,公用导线在分支处,可以不剪断,直接穿过。
(4)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管内,不同回路、不同电压交流和直流导线,不得穿于同一管内,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入同一管中,但导线总数不得大于8根。
3、灯具、开关、插座
(1)灯具、开关、插座应按设计选定,并且配件齐全,无机械伤损、变形、破裂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2)灯具、吊线盒安装必须加装(塑料)木台,且无劈裂,涂色均匀。灯具、吊线盒应装于(塑料)木台中心,严禁使用一支螺丝。
29
(3)灯具安装接线要正确,并留有足够的维修量、导线和端子,压接要紧密、牢固,不得有虚接现象。
(4)螺口灯头、舌头接相线,螺纹接零线,在灯头和吊线盒内挽好保险扣,花线不得破损。
(5)所有接线盒接线前应清掏干净,接线应压接正确。横装插座,面对插座,右极接相线,左极接零线。竖装插座,面对插座,上极接相线,下极接零线。开关必须控制相线,闭启灵活,接点接触可靠,不允许使用一只螺丝固定面板。所有开关、插座应紧贴墙面,安装平正,同一场所开关方向一致,高差不大于2mm。
(6)在穿线、灯具、开关、插座安装时,做好对土建的地面墙面等成品的保护。
4、配电箱安装工程
(1)箱体安装要牢固平正,距地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2)配电箱接线的金属外壳,应严格进行保护接地,将PE线可靠地紧固在接地端子口,其截面积铜线不小于2.5平方毫米,铝线不小于4平方毫米。
(3)表尾线及开关线应双折,并拧紧压实,送电前再次进行全面检查。 (4)盘前导线横平坚直,合理配置,盘后线排列有序,便于维修,拉线包扎应用高压橡皮布两层,黑包布两层。
(5)箱门安装要紧贴墙面,两边间隙均匀对称,盘面平整,不歪斜,安装螺丝不得短缺。
(6)箱、盘内清理干净,无杂物和内外油漆无脱落现象,锁灵活好用,箱内设备应标志清楚。
(7)箱、盘及设备接地完整齐全,固定牢固,操作器具动作灵活,不串号。
六、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一)砼工程 1、露筋
30
(1)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2)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②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③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
④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⑤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3)预防措施
①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②钢筋较密集时,应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
③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木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④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米,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 ⑤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 ⑥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应及时调直绑好。 (4)治理方法
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等级的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2、蜂窝 (1)现象
31
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2)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②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③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
⑤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墙烂根,形成蜂窝。
(3)预防措施
①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②混凝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
③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米,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1米,如超过上述高度,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④在竖向结构中(柱、板墙)浇筑混凝土,应采取下列措施。 a. 支模前应在边板下口抹8厘米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板墙体不超过1厘米,保证下口严密。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锹入模,不得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
b. 柱子应分段浇筑,边长大于0.4米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高度不应大于3.5米。
c. 墙和隔墙应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应大于3米。
d. 采用竖向串筒导送混凝土时,竖向结构浇筑段的高度可不加限
3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