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2
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肱骨外科颈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肱骨外科颈骨折(ICD-10编码:S42.2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 (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 (1)外展型骨折 (2)内收型骨折 (3)粉碎型骨折 4.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 (2)瘀血凝滞证: (3)肝肾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肱骨外科颈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肱骨外科颈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肱骨外科颈骨折(TCD编码:BGG000)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肱骨外科颈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
(1)肱骨外科颈骨折骨折无移位者; (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 (3)局部肿胀严重者; (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
(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1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乙肝五项指标 (4)心电图
(5)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流变学等。 (八)治疗方法 1. 手法整复、外固定 2. 药物治疗
初期:瘀肿较甚,治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味 中期:瘀肿减轻,治宜和营生新,接骨续损,方用新伤续断汤加味;
住院期间,常规酌情服用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疼痛时加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静脉点滴给药如血栓通、骨肽等。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局部肿痛好转,X线片复查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外固定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