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骨折术后康复
45
器械的保护与帮助下下床活动。 骨盆骨折后的康复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通常由直接暴力造成。移位的骨折片可能会刺伤其周围的血管、神经、输尿管、尿道、阴道、膀胱、直肠等结构,造成严重的合并损伤或开放性骨折;骨盆本身的血供非常丰富,骨折后出血量可达 1000-2000 毫升以上,造成失血性休克。而且,骨盆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病人常常伴发有其他脏器的严重损伤,如肝破裂、脾破裂、脑外伤、血气胸等。因此,对于这类病人,治疗的第一任务是抢救生命,先治疗肝脾破裂、脑外伤、血气胸等会直接危及生命的病情。在血容量补充足够的前提下,骨盆骨折本身不会直接致命,因此应留待病人情况稳定以后再予处理。即便对于不伴有其他损伤的骨盆骨折,手术也应于伤后 7-14 天之间进行,早于 7 天,会发生难于控制的出血,晚于 14 天,则愈合反应已经开始,骨痂会影响复位, 3 周以上的骨盆骨折不应再奢望做到解剖复位。 手术指征得掌握和术后中能否成功复位并做内外固定有赖于三个因素:对骨盆环力学性能的理解、对创伤暴力的分析和对骨折分类的判断。复杂的骨盆骨折需要从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分阶段的复位内固定,术前计划的重要性和手术难度可想而知。可以说,骨盆骨折是对创伤骨科医生的考验,其手术也充分体现了医生的技术水平。 手术的目的是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当有髋臼骨折时还需恢复髋臼的解剖位置。但是,重建后的骨盆环稳定程度是很难评估与表述的,最权威的判断当然来自手术的外科医生。因此,术后康复方案的制定务必有手术医生的参与,以决定卧床时间的长短与负重恢复过程的安排。 根据不同
46
的情况,卧床时间可能短至 1-2 周,也可能长达 3 个月以上。这带来了康复方案的不确定性,但原则是不变的,无论处于哪一阶段,康复治疗都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即保持体能、训练肌肉和锻炼关节活动度。骨盆骨折后总体康复方案的制定首先在于体力的维持与全身情况的改善,训练的重点在于髋关节活动度的恢复与维持,以及腰腹肌与髋关节周围肌群的肌力训练,具体方法详见前述相应章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