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汉字听写大会题目全集
50. 鼻垩挥斤 bi2 e4 hui1 jin1 动词 比喻改正错误。 51. 雉堞 zhi4 die2 名词/偏正短语 古代城墙上掩护守人用的矮墙。
52. 蟠螭 pan2 chi1 名词 龙的一种,古代石碑上都会雕刻蟠螭作为装饰。
53. 菽水承欢 shu1 shui3 cheng2 huan1 动词 菽:豆类。用豆子和水侍奉父母,让他们开心。身虽贫寒、而尽心孝养父母。
54. 掾吏 yuan4 li4 名词/偏正短语 掾:辅佐。官府中辅助官吏通称为掾吏。
55. 疾首蹙额 ji2 shou3 cu4 e2 形容词/动宾短语 疾首:头痛。蹙额:皱眉。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56. 篇什 pian1 shi2 名词 《诗经》的《雅》与《颂》以十篇为一什。后用来指诗篇。
57. 禳灾 rang2 zai1 动词/动宾短语 行使法术解除面临的灾难。参考上届的“禳解”。
58. 陂塘 bei1 tang2 名词/并列短语 陂:池塘。指的就是池塘。
59. 睇眄 di4 mian4(mian3) 动词/偏正短语 眄:斜视。睇:看。比喻斜着眼看。粤语里用“睇”表示“看”这个动作。参考上届的“眄视”。
60. 曈曈 tong2 tong2 形容词 太阳初出,景色渐渐变美。
61. 胼胝 pian2 zhi1 名词/并列短语 胼、胝:指的都是茧子。参考上届的“胼手胝足”。
62. 科头跣足 ke1 tou2 xian3 zu2 形容词/偏正短语 科头:不戴帽子。跣足:赤脚。形容生活困苦。参考上届的“蓬头跣足”。
63. 猇亭之战 xiao1 ting2 zhi1 zhan4 名词 三国时期的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猇亭是今天的湖北宜昌。 64. 箱箧 xiang1 qie4 名词/并列短语 小箱子。箧:小箱子。 65. 葳蕤 wei1 rui2 形容词 形容枝叶繁盛,也形容植物生长茂盛的样子。
66. 黑糁糁 hei1 shen1 shen1 形容词 形容皮肤黑。 67. 掎角之势 ji3 jiao3 zhi1 shi4 名词/偏正短语 掎:拉住。掎角:抓住角。原指从两面夹攻敌人。现比喻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状态。
68. 嬗变 shan4 bian4 动词/偏正短语 蜕变。
69. 民瘼 min2 mo4 名词 瘼:疾苦。指人民的疾苦。参考上届的“关心民瘼”。
70. 啮噬 nie4 shi4 动词/并列短语 缴、咬。比喻折磨。 71. 焚膏继晷 fen4 gao1 ji4 gui3 动词/动宾短语 膏:蜡烛。晷:阳光。点燃蜡烛接续阳光。形容勤奋地工作、学习。有一句古语“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72. 厚生 hou4 sheng1 名词 让人民生活富足、充裕。日本有
“厚生劳动省”,它是是主管日本国内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机构。
73. 僰人悬棺 bo2 ren2 xuan2 guan1 名词 僰人: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僰人通常在人去世后将棺材置于悬崖峭壁之上。这个景观主要见于四川宜宾市。在经典的中国纪录片《话说长江》里面介绍过僰人悬棺。
74. 蕞尔 zui4 er3 形容词 形容地区狭小,如“蕞尔小国”。
7月20日(第2场)
1. 【滥觞】 拼音:làn shüng 释义: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泛指事物的起源。例句:郭沫若《今昔集》:中国文化大抵滥觞于殷代。
2. 【案牍】 拼音:àn dú 释义:公事文书。例句: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观其体制,又略与案牍之文同科,盖行文之法,固不外征引及判断二端也。
3. 【聆训】 拼音:líng xùn 释义:听受训教。例句:沙汀《淘金记》:她们却不能远离开她,甚至还要像聆训一样来领教的。
4. 【挑衅】 拼音:tiǎo xìn 释义:故意挑起矛盾或争端。[比如]武装挑衅。
5. 【云翳】 拼音:yún yì 释义:指阴暗的云。例句:叶圣陶 《火灾》:“两人之间本来明彻如青天,何苦无端加上一层云翳呢?”
6. 【餍足】 拼音:yàn zú 释义:满足。多指私欲。例句:何其芳《画梦录》:我这故事是完了,但谁也不会餍足。 7. 【慎独】 拼音:shan dú 释义: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场合也严于律己。例句:李劼(ji?)人《大波》:在这种不开通、不文明的地方,身当人师的人,那敢不慎独? 8. 【弄粉调朱】 拼音:n?ng ftn tiáo zhū 释义:比喻雕琢辞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