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21:22

二、学习新课

1.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提问: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都经过了哪些变化?

(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 (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

(4)教师将学生的发现有重点的记录。

(5)讨论: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 2.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1)谈话: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养蚕的过程中, 蚕的一生有什么变化呢?

(2)看书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

(3)讨论: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 (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 (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

卵——蚕——蛹——蚕蛾 (幼虫) (成虫) 3.蚕有哪些特点,形成昆虫概念。

(1)谈话:从蚕卵一直养到产卵结束,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有了很多发现,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2)学生自由讨论,汇报。

(3)讲解:我们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4)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 三、巩固应用

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第三单元

第十课 认识衣服面料 教学目标:

1、认识到衣服一般是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

2、认识几种常见布料,如:亚麻、棉布、丝绸、毛皮、化纤和毛料等。 3、知道这些布料的主要特点和用途。

4、能够根据特性、用途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

5、激发学生对生活物品――衣服的探究兴趣,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6、体会到衣服的种类是丰富多样的,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生主新材料。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为每组同学准备各种典型的衣料一套,放大镜若干,酒精灯、火柴、镊子各一个。 2、学生准备:身边常见、容易得到并知道其材料名称的衣料若干。

9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教师今天发现大家穿的衣服都很漂亮。这些漂亮的衣服除了大小、颜色、款式和图案不同以外,还有什么不同?(面料不同)

2、大家所说的(布、毛)其实是衣服的面料不同,请大家想一想:你们衣服的面料都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3、交流、汇报、评价:同学们的生活经验还真不少。 二、认识不同面料及作用

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面料好吗?请各小组打开桌面上的塑料袋,认识一下都有些什么面料?(板书课题)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面料名称。

3、大家讨论一下,这些面料都应该在什么季节穿着会好些呢?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听了大家的见意,看来不同面料都有着不同用途。

5、这些不同用途的面料的材料都来源于哪里呢?请各小组猜猜看好吗?听了同学们的猜想,我们知道了不同面料的材料,其来源也不同。 三、鉴别面料

1、如果你和爸爸妈妈一块到衣店里要购买这些不同面料的衣服,你们一般都会采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它们呢?请同学们相互说一说。 2、学生交流、汇报。

3、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今天我们利用一种观察工具――放大镜来观察好不好?那么,想要用火烧的方法来鉴别衣服面料的同学请举手,让老师看看,这么多同学选择了火烧的方法,请各小组在使用酒精灯时一定要正确操作(师示范,提安全。)

4、下面请各小组彩你们鉴别面料的方法,找出各种面料,都有什么特点?同时把实验观察的现象记录在记录单上好吗?

5、分组活动并记录,交流汇报。

6、师小结:在同学们共同努力下,我们认识了许多有关衣服面料的信息,真是了不起,这些面料都是由纤维制作而成的。

7、有谁知道纤维是什么吗?我们查查字典小博士,看看它是怎样解释的。 四、面料分类:

1、大家又学会了用身边书籍获取新的知识的本领了。我们能不能将研究过的布料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呢?

2、大家比比看,哪一组最先分好?

3、交流评价:同学们把各种面料分成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还分出了来源于动物和来源于植物的。 五、了解面料的作用:

1、在今天的科学课上,我们一起认识了布料的很多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衣服面料的工艺更加精美、性能更加广泛,请看(播放课件)在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着装有什么不同。 2、讨论:说一说,人们在制作衣服时利用了各种材料的什么特点?

3、交流汇报,师小结:是呀,人们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出不同面料,并在不同环境中穿着不同面料的衣服,使每种面料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六、课外延伸:

关于衣服面料还有许多知识等待着我们去探究、去发现,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更多衣料的信息,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共同来交流。

10

第十一课 衣料的吸水性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衣料的吸水性不同。 2、认识影响衣料吸水性的因素。

3、能设计实验并合理的选择工具比较各种衣料的吸水性能。

4、能有条理地进行猜想假设、制订计划、收集事实、分析讨论 汇报交流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设计科学实验方案,探究不同衣料的吸水性能。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讨论,设计出科学的实验方案。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同样大小的不同衣料各一块,盛水烧杯若干,滴管、镊子各一个。写字板、衣架、红墨水等。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各种衣料特点的资料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部海绵宝宝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看。(CAI播放 《 海绵宝宝》动画片段)

2、问:咦,水到哪去了?这说明什么?(板书:吸水性)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具有吸水性?你是如何发现衣服具有吸 水性的?(生答)

4、认识各种衣料,选择其中的四种研究它们的吸水性。(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衣料的吸水性。 1、作出假设。

(1)学生猜测四种衣料的吸水性,将猜测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中。 (2)全班汇报猜测结果,教师将结果板书出来。 2、指导学生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

(1)全班交流初步设想,并将学生按设想不同进行分组。 (2)小组内讨论实验方案。

(3)汇报实验方案,在全班对实验方案进行讨论,优化实验方案。 3、各小组领取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结果。

5、学生谈收获,体会。教师小结实验结论并板书。

三、拓展延伸。(本环节视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情况而定) (CAI 播放)衣料的吸水性在生活中应用的画面。

四、课堂小结。(本环节视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情况而定)

第十二课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教学目标:

1、能对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去了进行猜测,并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2、能对隐藏在不同蒸发实验背后水的去向做合理的分析。

3、知道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温表的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4、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得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例子。 5、在探究活动中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6、通过认识水的蒸发现象,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

11

教学准备:

课件,湿抹布和装有少量水的广口容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用水写一个“水”字,师生一起观察“水”字的变化。

2、再观察晒衣服的图(出示课件),并提出问题:湿衣服晾一会有什么变化?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去了呢?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实验研究方法,

2、分小组汇报各自的实验研究方案。集体交流评议,完善实验方案。提出实验中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出示课件)。

3、分小组实验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4、各小组汇报交流:你们做了哪些研究?发现了什么现象?

5、讨论:在这些实验中,水为什么会慢慢减少了?水跑到哪儿去了呢?观察老师准备的水蒸发的录象。(出示课件)。

6、分小组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

7、课件展示大自然中水的蒸发现象,紧接着教师讲述水的蒸发现象: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且在何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交流: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

2、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水蒸发的例子。

3、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生产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课件展示) 四、小结。

第十三课 怎样让衣服干得快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蒸发时要吸热;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周围的蒸发现象。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根据蒸发现象想象蒸发的本质和过程。 3.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科学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找一个广口瓶,上本课前一天,往瓶内倒水,在瓶壁水面到达的地方做一个记号;把瓶子放在教室外面向阳的窗台上,让学生观察水面的位置。 2.湿布一块。

3.挂图或投影片——水的蒸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水是什么样的物体?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 (1)观察:

①这个瓶子是昨天放在室外窗台上的,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少了) (用温布在玻璃黑板或玻璃、铁板上擦一片水迹。)

12

搜索更多关于: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二、学习新课 1.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提问: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都经过了哪些变化? (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 (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 (4)教师将学生的发现有重点的记录。 (5)讨论: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 2.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1)谈话: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养蚕的过程中, 蚕的一生有什么变化呢? (2)看书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 (3)讨论: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 (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 (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