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动机单向器的研究
滑。(这仅是从导致单向器打滑之直接原因的角度来讨论,并非允许导向筒锻件过烧,试验证明,过烧导向筒的强度下降,所传递的制动扭矩也下降了)
当前保持架的破坏,系保持架存制造工艺原因,降低了保持架承受冲击的能力。我们现在一方面要消除工艺缺陷,还要研究如何提高其抗冲击的能力。
扭簧变形的原因还有待于试验研究,是承受冲击的能力不够,还是设计制造本来就未满足使用的要求。
9、收集了几种导向筒的设计尺寸与QD27系列导向筒比较, QD27系列导向筒设计参数无更改的必然。
10、笔者认为,减小“泵浦” 现象对单向器的破坏,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缓冲机构。
①、 对比1107与1203起动机,单向器设计相近,1107单向器打滑
故障分析,曲面光亮带较宽,扁簧被破坏。而1203单向器系尘土堵满曲面,扁簧并未破坏。
②、 当前所收集已批量供玉柴的减速起动机情况看,还未发现单向
器打滑故障。由文献四提供的资料看,不同输出功率的起动机,其单向器的结构尺寸应有较大的区别。
11、项10的愿望只能是一长远且较缓慢措施。是一项有望从根本上消除单向器打滑故障的措施。其临时的应急措施: ① 改进保持架制造工艺 ② 改进扭簧的设计及制造工艺
5
③ 加大导向筒截面尺寸 ④ 增大支撑角
附件:导向筒计算资料 文献:
一、汽车发动机的附属装置 〔日〕 吉田 隆等 著 高观 译 二、再论柴油机用起动机的匹配设计 鲍全兴 三、起动机与柴油机的低温匹配及其试验
江苏武进电机厂 鲍全兴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张忠平 四、起动机滚柱单向离合器设计探讨 长沙汽车电器厂 毛俊文
五、对滚柱式单向离合器三种结构形式的实践和认识 湖北汽车电机厂 蔡继续 彭茂竞 朱举新 六、CA6110起动机匹配特性研究试验
长沙汽车电器检测中心 彭元杰 等
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