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天津市高考压轴卷 生物 word版含解析
1.【KS5U答案】B
【KS5U解析】本题考查“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温水浸泡玉米种子,细胞代谢速率加快,吸收物质的速率也加快,染色后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A正确;先纵切,然后用红墨水染色玉米籽粒并观察其颜色变化,B错误;未煮过的玉米胚是活细胞,仍具有选择性,大分子色素不能透过,故未煮过的玉米胚比煮过的染色浅,C正确;胚乳细胞是死细胞,故煮过的与未煮过的胚乳均被染成红色, D正确。 2.【KS5U答案】C
【KS5U解析】由题意可知:内共生起源学说线粒体、叶绿体分别起源于一种原始的好氧细菌和蓝藻类原核细胞,它们最早被先祖厌氧真核生物吞噬后未被消化,而是与宿主进行长期共生,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细胞器。故线粒体和叶绿体分裂繁殖的事实支持内共生假说,A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结均类似于细胞膜和其它细胞器膜,B错误;根据此假说,线粒 体的外膜是从原始的真核细胞的细胞膜衍生而来,C正确;先祖厌氧真核生物吞噬需氧菌后,需氧菌与宿主进行长期共生,逐渐演化为线粒体,D错误。 3.【KS5U答案】D
【KS5U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及图示分析。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合作用强度(光反应和暗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A项正确;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光合作用强度(光反应和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B项正确;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和野生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即光照强度,C项正确;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限制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仍然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即光照强度,D项错误。 4.【KS5U答案】A
【KS5U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有丝分裂、遗传定律、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因为其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其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40条染色体;因为植株X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中抗病植株占50%,所以植株X是杂合子,连续自交可以使纯合
抗病植株的比例升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能决定生物进化方向。因此A项正确。 5.【KS5U答案】B
【KS5U解析】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高尔基体,A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阻止tRNA和mRNA的结合会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会抑制细菌的生长,B正确;细菌培养中为保证细菌的渗透压稳定,应加入一定量的NaCl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而HPO42-、HCO3-等起调节pH 的作用,C错误;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的抗生素能阻止翻译过程,而不是阻止转录过程,D错误。 6.【KS5U答案】B
【KS5U解析】乙图中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与甲图中的相同,说明S液K+浓度正常,乙图动作电位差高于甲图,故S液Na+浓度更高,A、B错误;丙图中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比甲图的低,说明溶液中进入神经细胞的钠离子少,即S液中Na+浓度更低,C正确;丁图中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比甲图中的低,说明神经细胞外流的钾离子更多,即S液K+浓度更低,D错误。 7.【KS5U答案】(1)舒张 增加 (2)增加 (3)排除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 ℃引起的 (4)增加 增强
【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包括高温环境中散热量增加的途径、低温环境中产热量增加的途径、肾上腺素的功能等。 (1)哺乳动物处于高于体温的环境中时,可通过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汗液分泌量,使散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2)
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会增加。(3)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与实验组进行对比,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哺乳动物处于低温环境中时,会冷得发抖,此时耗氧量增加,分解代谢增强,使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 8.【KS5U答案】(1)次生 分解者、无机物、有机物和气候(写全才给分,答能源不给分) (2)静水层 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写全给分) (3)热 (4)增长型 【KS5U解析】(1)荒废的大型渔场经过多年的变化,逐渐形成天然湖泊,此湖泊的形成是群落次生演替的结果。除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能量(无机物、有机物和气候),这样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该湖泊中的生物会出现分层现象,通常静水层的水其密度最大,其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以及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
(3)照射到地面的光能,绝大部分能量未被固定,将以热能的形式进行热逸散。
(4)在对该湖泊进行捕鱼时,通常控制网眼的大小,获得体型较大的鱼,并保持各种鱼的 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9.【KS5U答案】(1)多方向性 (2)e对t和i为完全显性,t对i为完全显性 9 (3)AaXiXi 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代乳白眼雌果蝇将Xi传递给了F1的雄果蝇 aXt和aY (4)1/12 【KS5U解析】(1)控制眼色的野生型基因可以突变为基因e、t和i,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的特点。(2)分析表中数据,A 是纯合致死基因,且甲中亲本杂交,子一代雌雄果蝇中翻翅∶正常翅=2∶1,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翻翅为显性性状;雌果蝇中眼色都为淡色,雄果蝇中眼色都为乳白,眼色遗传雌雄果蝇存在差异,且存在交叉遗传现象,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据甲组合分析,t对i为完全显性,据乙组合分析,e对t为完全显性,故e对t和i为完全显性,t对i为完全显性。若只考虑眼色的遗传,果蝇的基因型有:XeXe、XeXt、XeXi、XtXt、XtXi、XiXi、XeY、XtY、XiY九种。(3)据甲组合可推出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iXi、AaXtY,F1中雄果蝇均为乳白眼的原因是亲本雌果蝇眼色的基因型为XiXi,只形成一种配子Xi,雌配子Xi与雄配子Y结合,形成F1中乳白眼的雄果蝇;据乙组合可推出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eXt、aaXtY,aaXtY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Xt和aY。(4)由于F1 中出现了正常翅乳白眼雄果蝇(aaXiY),故亲本翻翅伊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AaXeXi、翻翅乳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AaXiY。已知A是纯合致死基因,若再将F1 中的翻翅伊红眼雌果蝇(AaXeXi)与翻翅乳白眼雄果蝇(AaXiY)杂交,则 F2 中正常翅伊红眼雌果蝇(aaXeXi)的概率为1/3×1/4=1/12。 10.【KS5U答案】(1)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BD (3)B和C 8
(4)PstⅠ、EcoRⅠ1 【KS5U解析】(1)DNA分子的一条多核苷酸链中,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以磷酸基团和五碳糖相连.由题目可知,EcoRⅠ识别的DNA序列只有G和A,故切开的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之间相连的化学键。
(2)A.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若图中的ACT能决定一个氨基酸,则其对应的密码子是UGA,A错误;B.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都可作用于②磷酸二酯键处,解旋酶作用中①氢键处,B正确;C.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若只用这片段中的3个碱基对,可以排列出23种片段,C错误;D.就
游离的磷酸基而言,该片段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而重组质粒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因此该片段与重组质粒相比多了2个游离的磷酸基,D正确。故选:BD。
(3)若利用PCR技术增加目的基因的数量,由图2可知,DNA复制只能从5’到3’,因此构建前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应选取 B和C 作为引物,该DNA分子在PCR仪中经过4次循环后会产生基因片段16个,其中等长的目的基因片段8个。
(4)为了使目的基因和质粒定向连接并且有利于受体细胞的筛选,提高重组效率,四环素抗性基因没有被破坏,gu8 应该选择的限制酶是 PstⅠ、EcoRⅠ。如果用限制酶PstⅠ、EcoRⅠ和HindⅢ同时对质粒进行切割,假设同时只有任意两个位点被切断且每次机会相等,若Pst I酶的切割位点用1表示,EcoR I酶的切割位点用2表示,HindⅢ酶的切割位点用3表示,则形成的DNA片段1→2,2→1,2→3,3→2,1→3,3→1六种片段,其中只有2→1片段含有完整四环素抗性基因,即含有完整四环素抗性基因的DNA片段只有1种。
(5)如果大肠杆菌是受体细胞,则其体内应不含抗四环素基因,以利于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菌。目的基因能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其遗传学基础是各种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