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 图文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二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列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人民委员会、《土地法令》和俄国国内战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革命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相关情况,掌握从二月革命到十月
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的社会状况及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之间的相互联系。
2、了解在俄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
的新纪元。深刻理解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老师讲解和展示十月革命的史实和资料,使学生深刻了解这段
历史并初步形成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正确认识。
2、放映有关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历史影片,使学生了解列宁的贡献并
感受无产阶级革命的大无畏精神。
3、结合20世纪前后世界历史的发展概况,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
意义,使学生理解十月革命对世界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四、教学模式
自主 合作 探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高尔基的《海燕》选段: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风在狂吼??雷在轰响??
一堆堆的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金箭似的闪电,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闪电的影子,像一条条的火舌,在大海里蜿蜒浮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海燕》学生齐读后,老师提出问题:这篇文章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你对这个历史事件了解多少?从而导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1、
出示自学提纲。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什么影响?直接引发了什么革命?
2、二月革命发生的时间、结果?并试着分析其性质。
3、当时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什么?它的领导人是谁?二月革命爆发时他在哪?什么时候回到彼得格勒?
4、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实行什么内外政策?具体表现是什么?后果怎样?
5、根据以上问题的回答,请总结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6、十月革命的时间、领导人、地点、指挥部、主要参加人员、目的、结果?
7、阅读课本p3最后一段和p4(包括小字部分),明确苏维埃政府采取了那些巩固政权的措施?
8、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新课,并初步找出问题答案,老师巡视随时帮学生解决疑问。
2、 新课学习
第一:新时代的曙光
(1) 老师提问一战给俄国带来了什么?;直接引发了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知回答“俄国虽然
参加了一战,但由于它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所以在战争中非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给给本国人民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灾难”,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俄国爆发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即二月革命”。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并全面了解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最直接)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2) 老师提示学生观察《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图
片,老师提问:当时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什么?它的领导人是谁?二月革命爆发时他在哪?什么时候回到彼得格勒?他的回归为什
么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欢迎?学生观察图片和课本文字了解到二月革命使列宁正流亡国外,他在1917年4月回到彼得格勒,正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政策并力图扑灭人民革命火焰的最危险的时刻。他发表的《四月提纲》及时的指出俄国革命的前进方向:就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的政权”并退出战争。老师可用歌谣帮学生记忆:二月革命推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3) 老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二页小字并提出问题“七月流血事件”大发生说明了什么?对
“十月革命”有什么作用?学生阅读文字可知“七月流血事件”完全是临时政府倒行逆施迫害人民群众和布尔什么维克党的一次反动暴行。它市人民群众彻底抛弃对临时政府的幻想,拿起武器坚决推翻这个反动的政府。
(4) 老师及时要求学生总结:十月革命的原因有哪些?因为有了以上的了解学生会比较容
易回答:一战的影响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老师在给学生两句歌谣帮助记忆: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5) 十月革命是本课的重点。老师出示两则图片《“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和《俄国彼得格勒
十月武装起义》引导学生了解十月革命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等。
学生在观察图片和阅读课本知识后掌握: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的11月6日晚,第二天就取得了胜利。它是在列宁的亲自指挥下进行的。它的发生地是彼得格勒,他的指挥部在斯莫尔尼宫,它发起的信号就是“阿芙乐尔”巡洋舰的炮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