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汉语练习题含答案
8.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诳(kuáng):欺骗。
9.及厉王薨。--薨:诸侯死称薨。 10.吾非悲刖也。--悲:为……而悲伤。 11.遇客甚谨。--遇:接待。谨:恭敬有礼。 12.怪其故。--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怪。故:原因。
13.而狗迓而龁之。--迓(yà):迎接。龁(hé):咬。
14.此入主之所以蔽胁。--蔽:受蒙蔽。胁:受胁迫。
15.内间主之情以告外。--间:刺探,打听, 16.外内为重。--重:这里指势重。 17.故人臣执柄而擅禁。--执:掌握。柄:权力。擅:专有。禁:政令。
18.主焉得无壅。--壅:受蒙蔽。 19.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胜(shēng):承受得起,禁得住。
20.使王天下。--王(wàng):名词用作动词,统治。
21.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
美,赞美,称道。
22.不法常可。--法:效法。
23.禽兽之皮足衣也。--衣(yì):名词用作动词,穿。
24.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虽:即使,倍:加倍,累(1ěi):成倍增加。
25.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去:离开。
26。故人重之。--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重,看重。
27.是以古之易财。--易:轻视。 28.非下也。--下:卑下。
29.故事因于世。--因:依承,随着。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作用。
1.君其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赂虞公。--其:语气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作\请\。 2.夫虞之有虢也。--之:连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弥子矫驾君车以出。--以: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作\而\。 §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 1.未穷青之技。--穷:穷尽、穷究。 2.遂辞归。--辞:告别,辞别。 3.饯于郊衢。--饯:以酒食送行。 4。响遏行云。--遏:遏止。
5.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反:返回,后作\返\。
6.匮粮。--匱(kuì):竭尽,缺乏。 7.鬻歌假食。--鬻,卖。假,借,这里指求食。
8。而余音绕梁欐。--欐(1ì):屋梁。 9。三日不绝。--绝:停止。.
10.遽而追之。--遽(jù):迅速,急忙。 11.乃厚赂发之。--赂:赠送财物。发:派遣,遣送,这里指让韩娥回乡。 12。尔先学不瞬。--瞬:眨眼。
13。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末,末端,末梢,这里指锥尖。倒,\到\的借字。眦,眼眶。 14.浸大也。--大:形容词用作动词,变大。 15.而悬不绝。--悬:悬挂,吊挂。 16.而坠于地。--坠:落下。 17.飞卫之矢先穷。--穷:用尽。
18.飞行以棘刺之端扦之。--扦:抵御,抵挡。
19.若此者绝尘弭辙。--弭(mǐ):消除。 20.可告以良马。--告:告诉,教诲。 21.请见之。--见:召见。
22.一至于此乎。--一:专心,专一。 23.在其内而忘其外。--在:省察,注重。 §13.---------------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 1.王错谮之于魏武侯。--谮(zèn):进谗言,说坏话。
2.吴起抿泣而应之曰。--抿(mǐn):拭,抹。 3.可以王。--王(wàng):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4。有间,西河毕人秦。--有间(jiàn):不久。
5.扶而道苦之。--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 6.酒醒而诮其子曰。--诮(qiào),责备。 7。孽矣。--孽:动词,作孽,制造灾祸。 8.擁水暴益。--暴:突然。益:上涨,后作\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