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2018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文献综述
至导致企业亏损或破产倒闭。 <四)内部控制人员素质不高,缺乏风险意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影响,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高。但是,从目前一些企业的现状来看,各级管理风险意识还比较淡薄,缺乏风险控制的有效机制。能否搞好内部控制工作更多的是取决于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如果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就有可能错误地做出估计和判断,导致错误的决策,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五)监督检查不到位,财务控制存在漏洞
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但在当前,我国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假账泛滥、信息失真、秩序混乱等较为严重的问题。有的企业没有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有的单位账实不符,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实,加之这些企业内控制度系统的执行和检查注重形式,稽核的范围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从而造成内控制度的薄弱。此外,现行的一些监督方法与控制手段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也容易出现有章不循、屡查屡犯等问题。 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原因
通过阅读王南竹的《试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及对策》、柏科的《浅析国有企业内控失效的表现、原因及对策》等文章,归纳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 <一)国企“一股独大”,内控失效
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中的“一股独大”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显著特征。在这种体制下, 因为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很多人并不能自觉地维护公司利益。因此必然造成国有企业的内控失效。 <二)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观念严重
企业内部违反内控制度,有的甚至触犯了法律,因为本位主义或地方保护观念的影响,出现了家丑不可外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不了了之。这种做法助长了企业不正之风, 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三)内部控制组织虚设,总体控制失灵
5 / 9
在《会计法》中,虽然对内控制度提出了要求,但未做出更多、更具体的法律规定。许多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其监控作用严重弱化。 <四)内部监督弱化,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从我国一些企业的现状分析,一些企业不是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而是没有很好地执行。往往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忽视控制程序,甚至相互勾结,内外串通舞弊等,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失灵。 <五)内部会计控制力度不够,会计信息失真
内部控制可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其中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心。会计既是企业的管理部门又是国家的监督机构,身兼二职有时自然不能二者兼顾。再加上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观念上认识不够,假账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 四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通过阅读王春岩的《企业内控制度与会计信息质量》、赵丽丽的《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等文章,归纳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对策如下: <一)大力提倡和营造一种“控制文化”
一方面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促进在道德和完整性方面的高标准,并在机构中建立一种文化,向各级人员强调和说明内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业中的所有人员都需要理解他们在内控程序中的作用,并在程序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有效的内控系统的一项实质性内容就是建立强有力的控制文化。 <二)强调高级领导层的控制责任
首先,董事会充分理解公司的主要风险,正确设定风险的可接受水平;并定期督导高级管理层识别,估量,监督和控制这些风险;确保内控系统的有效性;建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帮助董事会行使这方面的职责。其次,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识别,估量,监督和控制风险的程序,通过维护某种组织结构去明确职责、权限和报告关系;确保职责的有效执行;制定有效的内控政策;并监督评审内控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
只有建立并实行科学的、可控的内部管理制度,实行资源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减
6 / 9
少生产 经营管理中各种不必要的浪费,才能提高自身市场竞争能力,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企业的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对会计信息质量有影响的是多方面因素,所以内部控制的重担不能仅仅落在财务人员身上,内部控制的若干具体政策,制度和程序首先是为了实现管理层经营方针和目标而设计的。内部控制可以说渗透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方面,只要企业内部存在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的环节,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内部控制的目标来看,也不能仅从会计信息入手,而应从安全生产、 高效运作出发,制定一套科学的、具体的、详细的、有效的、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执行
企业必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制度化。企业管理者应当对内部控制全权负责。内部控制的另一重要方面是控制环境,即指对建立或实行某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反映企业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具体包括:管理者的思想和经营作风、单位组织结构、管理者的职能及对这些职能的制约、确定职权和责任的方法、管理者监控和检查工作时所用的控制方法、认识工作方针及实行措施、影响本单位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等。 <五)加强内部审计,提高控制效果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它可以帮助管理当局监督其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有利于改善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内部审计部门应对企业的各种财务资料的可靠性、完整性和企业资产运用的经济有效性等进行审查。因此,内部审计除了帮助提高经营效率外,还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了使内部审计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应当保持内部审计部门的相对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对于一般企业,也应当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六)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提高内控人员素质
内部控制制度是由人来制定的,也是靠人去执行和完善的。人既是内部控制的主体,也是内部控制的客体。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要素,企业必须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政策,实行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评、晋升、淘汰等人事管理制度,确保公司人员具备和保持正直、诚实、公正、廉洁的品质与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特别应当加强高级管理人员的教育,使企业领导认识到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是企业领导的责任,同时也应当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减少因为会计人员本身造成的舞弊。 7 / 9
<七)加强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组织控制
要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使系统中的有关人员正确、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并能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贯彻五分离原则:即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审核监督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相分离;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 参考文献:
[1]肖旭东.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原因探究[J].企业导报,2018,(05>:77-78. [2]楼超兰.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金融经济,2018,(20>:120-121. [3]王迎丽.构建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理性思考[J].中国外资,2018,(15>:124. [4]林艳.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会计师,2018,(04>:81-82.
[5]唐丽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18,(03>:46-48. [6]梁淑文.企业内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J].现代商业,2018,(23>:93-94. [7]赵建蕊.加强内控规范实行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现代商业,2018,(15>:210.
[8]王玉芝,孟繁枝,刘妍彦,潘佳.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理论观察,2018,(06>:110-111. [9]刘杰.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8,(12>:131. [10]陈艳冰.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J].中国外资,2018,(09>:131. [11]章兴兵.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浅探[J].科技信息,2009,(06>:330-331.
[12]李民.浅谈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问题[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8,(03>:51-52. [13]王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8,(01>:54-55. [14] 赵丽丽.浅析企业内部控制[J].科技经济市场,2018,(03>:69-71.
[15]余欢.试论我国会计规范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刊,2018,(08>:91. [16]曾平.我国企业会计内控机制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1>:70. [17]丛玉秋.浅谈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加强企业内控建设[J].才智,2009,(08>:11-12. [18]刘正荣.浅谈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经营管理者,2018,(17>:162. [19]陈云娟.浅谈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及完善[J].时代金融,2018,(29>:77.
8 /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