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教案(新版)湘教版
精选
非洲(1)
一、课型
新授课
二、课时安排:第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
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2、教学难点:
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五、教学方法
:启发、 讨论、 讲授式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海陆分布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非洲。而非洲的名称“亚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创设地理情境,提出假设,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图。 板书:
㈠ 国家最多的大洲 二、讲授新课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
1、通过读图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精选
北面与欧洲之间隔着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东北与亚洲之间隔苏伊士运河、红海 东临印度洋,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 西临大西洋,与美洲隔海相望 经纬位置:
最北在30oN以北,最南在30oS以南 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非洲 最东在50oE以东,最西在20oW左右 半球位置:
多半在北半球,少半在南半球
2、主要在东半球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非洲的民族斗争历史,重点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㈡高原为主的地形 学生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己总结。
通过读地形图和各种统计图表,逐步回答问题总结亚洲地形的特点。
1、 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饼状图)及地形图上山脉高原的名称总结“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2、 根据“全球、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总结“非洲的平均海拔一般” 定基础。
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地形图,及各种统计图表, 掌握读图的方法,锻炼读图能力熟练读图的技巧。
3.根据“全球、各大洲最高、最低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计算相对高度,总结“非地形地面起伏不太大”
4.根据地形图,总结“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通过地图、课本使学生观察到非洲的几处特别之处: 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裂谷 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非洲的海岸线十分平直。 请了解这部分知识的学生介绍。
阅读课文,简单介绍、以人文教育、德育为主。 三、小练习:利用书、目标检测当堂练习。 四、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精选
五、布置作业
提前看图尝试分析非洲的气候 突出的特点,旨在让学生熟练这种方法。 六、板书设计:非洲 国家最多的大洲 非洲的地理位置 高原为主的地形 八、教学后记
:
非洲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大洲,讲课时适当插入一些关于例如:裂谷、刚果盆地的一些地理讲述,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后的课堂中要适当加入一些录像效果
非洲(2)
一、课型
:新授课
二、课时安排:第2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 读图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 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非洲是一个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 2、过程与方法
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管自然环境观的教育。
通过教学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 2、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 3、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精选
4、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非洲是一个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 教学难点:
1、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2、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通过非洲地理位置、地形等直接过渡到非洲的气候 二、 讲授新课
读图1-22非洲1月平均气温 1.看读数,
2.看分布,等温线稀疏
3.看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西北、东部、南部有小面积闭合曲线。 用一连串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大部分在20℃~30℃之间,北部以及东部南部一些地区在
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图分析 读图1-23非洲7月平均气温 1.看读数,
2.看分布,等温线稀疏,比1月时密集
3.看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为明显的闭合曲线,是非洲的炎热中心。 通过这两幅图可以总结,非洲无论冬夏气温总在0℃以上,且绝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说明非洲是“热带大陆”并试着分析其中原因。 读图1-24非洲年降水量
1. 看读数,小于200㎜,到大于2000㎜的地区都有分布。 2. 看分布,等降水量线密集,差异显著
3. 看走向,北部地区大致与纬线平行,中部、南部沿海地区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读图1-25非洲气候类型
1.看类型,非洲的气候类型很少,除高山气候外都是热带气候类型2.看典型,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非洲的热带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积在各大洲中面积最大;非洲刚果盆地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区之一。
3.看分布,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 10℃~20℃之间,小部分在0℃~10℃之间,没有高于30℃的地区,也没有低于0℃的地区。大部分在20℃~30℃之间,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