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明万历正统道藏太平部 八
偈颂,逐句自注。大略谓道以虚无为体,以有为用;太极肇分,三才定位,天地垂象于八卦五行七政。修真之士仰观俯察,体天之道而用之于修炼。《周易》之道以乾坤为门户,以北辰为枢机,以日月为运化,以四时为职宰,以五行为变通,以虚静为体,应动为用。圣人体之用
之,必在乎心;变而通之,必在乎神。以一神总无量之神,一法包无边之法,一心统无数之心,是其大义。其二为周易图像,罗列三十三图,皆有释义,从八卦五行、天文历法之图像,研究其间运动流转之象数规律,以用之于炼丹。其三为金丹诗三十首,皆述内丹。其说以存神守气为要,谓忘情息虑,"一性朝元攒正气,万神聚顶放三花",则大丹成就,乘云升天。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九三卷 共598页
唐孙思邈撰,北宋林亿、高保衡、钱象先等奉敕校正。原书三十卷,唐宋公私书目多有著录。现存日本影宋本、影元本、明慎独斋刊本,皆为三十卷。《道藏》本分作九十三卷,别出目录二卷,凡九十五卷,收入太平部。此书为中国医药养生学名著。全书分二十六科,二百二十五类,辑录医药方论约五千三百首。凡脏腑之论、针灸之法、脉证之辨、食治之宜,以及备急之方,养性之术,无所不包。其论病用药,前本古人,断以己意。古方用药不过数味,而《千金方》有一方用药多至数十味者,又兼取杂方单方,自成一家。孙思邈号称医圣,兼通三教而尤精道术。此书卷一论述医德、卷十一言治魃魅咒客忤法、卷二十九辟瘟方、卷三十五治症符;以及卷八十一至八十三论养性之方,专述摄生、调气、按摩、导引、服食、房中之术,皆深受道教影响。孙氏自序称:古之名医治疾无不愈者,"晋宋以来,虽复名医间出,然治十不能愈五六,良由今人嗜 欲太甚,立心不常,淫放纵逸,有关摄养所致"。是为医道与世态人生相关之至论。
急救仙方一一卷 共60页
原不题撰人。约出于明代。十一卷,收入《道藏》太平部。另有《四库全书》本六卷,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此书内容分三部分。前三卷为明朝徐守贞所撰《妇产急救方集》,言救治妇产科疾病之方。分作妊娠诸疾晶、产难诸疾品、产后诸疾品、妇女杂病品。卷四至卷五为《济阴品》,撰人不详。后六卷又为另一书,内言救治外科疾病方。分作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治伤损方、疗疮治法、秘传五痔品、上清紫庭追痨方.可见此书乃三种医书合编而成,搜罗治妇产、外伤、痔疮、痨瘵等类验方颇多。其中卷十一收录"净明法中治痨瘵法",似为明代净明派道士编集。
仙传外科秘方一一卷 共64页
明初赵宜真编撰。焦竑《国史经籍志》著录作十一卷。收入《道藏》太平部。卷首有洪武戊午年(1378)赵宜真及吴有壬序文,谓此书原系杨清叟所述,后辗转授于赵宜真,赵临终时嘱其门徒刊印行世。全书分为十三品类,分别论述救治各种内外科疾病及杂症之方,尤以论治外科痈疽疔疮等病为主。书中
所收药方四百余首,除传统验方外,亦广 采民间验方,为一部有临床实用价值之外科专著。此书编者原阳子赵宜真,系元末明初净明道第四代宗师。书末附录《力到行方便文》,劝人广行济危救难,布施戒杀等善事。可见此书之编辑刊行,表明净明道注重行善济世。
法海遗珠四六卷 26-723
编集者不详:约成书于元末明初。四十六卷,收入《道藏》太干部。此书汇集宋元金丹派南宗、正一道天师派、净明派、西河派等道派法术,共收入符咒秘法四十余篇。所述道法以雷法为主,用以召神役鬼、呼风唤雨、兴云起雷、催雪御电、止雨祈晴、移妖星、灭火殃、炼度亡魂、治病除痨、斩鬼捉祟等,皆详备行法式。其所述雷法特点为内丹外符并用,以内炼默运存想之丹法与外用符篆章咒召请雷神之道法相结合。凡书符念咒召请外神,莫不先存思默运,炼神合气于内,然后以内气吹呵出坛,以吾神与师神合为一体,号召雷神。其所用咒语如"唵啮?唵??"等。书中所述宋元雷法之渊源流派,亦可供研究者参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