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1:56:04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一、我要预习 我的回忆

1.水有三态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所知道的生活中制作衣服的布料有羊毛、 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合成纤维。 我要看书

1.____________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的材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经化学变化加工所变成的如_______、 _______。

2.物质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基本特征是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有______________生成,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方面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中除了生成新物质,还往往伴随 、 、 、 、__________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变化______________(“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3.化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获取人类有用的 或获取 。化学就是在 、 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 、________及其 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二、我的课堂 (一)学习目标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了解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2.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区别、联系。学会观察和描述化学实验现象的方法。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二)背景资料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烤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等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中国的化学史也是毫不逊色的。大约5000~11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学会了制作陶瓷,3000多年前的商朝已有高度精美的青铜器,造纸、瓷器、火药更是化学史上的伟大发明。我国在1856年开始使用“化学”二字,最早出现在英国传教

士韦廉臣在1856年出版的《格物探原》一书中。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给人以智慧。其实化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也只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化学确实是生命力最强的学科之一。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同学们刚进入初三对学习化学充满了憧憬,对化学问题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认识和困惑。本节教学内容注重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我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认识化学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正在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门中心科学。 (三)讲解课文

知识点一: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天然材料是指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物质,如木材、羊毛、棉花、石料等;人造材料则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得的物质,如玻璃、塑料、合成纤维等。 知识点二:物质的变化 定义 区别 联系 伴随现象 生成沉淀等现象 举例 玻璃打碎、汽油挥发等 食物腐烂、葡萄酿酒、燃料燃烧等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物质的外形、状态的变化 常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判断物质的变化不能仅看表面现象,要看变化后是否生成新物质。有些化学变化不伴随任何现象发生,而有伴随现象发生的变化也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如:注意 灯泡通电虽发光发热,但没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所以上述现象只是判断的辅助手段。 知识点三: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 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知识点四:观察实验的方法

观察实验和描述实验现象时要做到:

(1)变化前:观察装置特点、仪器名称、反应物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 (2)变化中:观察实验方法、反应条件、产生的现象(如: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3)变化后:观察生成物的物理性质,结束实验时的操作方法与程序。 (4)使用科学的语言准确描述实验现象,注意防止以结论代替现象。 知识点五:物质组成的奥秘的初步认识

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构成物质的原子有不同的种类,每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不同的物质组成和结构不同。

宏观 组成 元素

分子:如水、二氧化碳、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 物质 微观

构成 原子:如铁、铜、铝都是由原子构成

离子:如食盐是由离子构成

(四)例题祥释

例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

A .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 B.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解析:化学不但在保证人类生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要研究和合成新物质。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属于物理学研究范畴。 答案:B

例2:古诗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解析:燃烧和爆竹爆炸都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所以A、B、C中都涉及了化学变化。而D中仅发生了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涉及物理变化。答案:D

例3: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D. 镁条变短 解析: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依据。判断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标准就是看有无其他物质生成,故应该选C。 答案:C

例4:下列4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3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A.变形 B.蒸发 C.凝固 D.燃烧

解析:A、B、C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D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答案:D

例5:加热某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属于化学变化 B.属于物理变化

C.既是化学变化又是物理变化 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解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只是判断的辅助手段,某物质受热产生了气体,既可能是状态发生改变,如:碘受热升华,也可能是生成了新物质,如:碳铵受热生成了氨气、水蒸气、二氧化碳。 答案:D

例6:下列对二氧化碳分子描述正确的是( )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B.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搜索更多关于: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一、我要预习 我的回忆 1.水有三态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所知道的生活中制作衣服的布料有羊毛、 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合成纤维。 我要看书 1.____________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的材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经化学变化加工所变成的如_______、 _______。 2.物质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基本特征是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有______________生成,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方面发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