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论萧红《生死场》中的“生”与“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萧红《生死场》中的“生”与“死”
作者:梁延兵
来源:《祖国·建设版》2013年第06期
摘要 《生死场》作为萧红的成名之作,其意义在不断的解读与阐释中得到丰富。本文试图从萧红在《生死场》中对女性生育苦难的描写,来阐述萧红对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另外,从萧红对生育相关的死亡的处理方式来透视萧红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群体的生存状态的否定和对“历史的停顿”的反思。 关键词 萧红生育死亡生存状态
《生死场》作为萧红早期小说的一个巅峰,被不同时代的研究者作了不同层面的阐释。本文主要从萧红对女性生育以及对新生命死亡的处理方式切入,来阐释萧红对女性更是对群体的生存状态的焦灼和对“历史的停顿”的思考。 一
萧红小说《生死场》专门开辟了一章《刑罚的日子》来描写女性的生育。在这里,萧红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血淋淋的生育受难图,让人看后心惊肉跳。正如林丹娅在《遥望祖母之名》中所言:“女人也以生产,坠入无尽的悲惨渊薮。”这里完全没有了传统文学作品中升腾着圣洁光辉的生育场景,而是充满了死亡的气息。虽然男女都承载着繁衍的职责,但十月怀胎的辛苦和生产的苦痛是男性所无法体验的。因此最真实、最惨烈的过程也是男性作家们所无法阐释的。正如埃莱娜?西苏所言:“几乎一切关于女性的东西还有待于妇女来写。”《生死场》写于1934年,之前的1932年萧红也经历了自己生产的苦痛。萧红正因为有过如此真切的生育苦痛,才对生育细节的描写如此逼真,这其实是对男性关于女性生育祥和书写的一种澄清。 在《生死场》中,萧红除了击破传统话语中关于生育祥和的书写外,也同样颠覆了传统话语中关于生育崇高的描述。这集中体现在她将女性的生育和动物的生产活动交织在一起的书写方式上,映射着女性与动物相同的生命过程。女性的生存状态也便不言而喻了。
“生育并不是为了?广子孙?的天伦之乐……生育甚至不是为了种族延续——后代可以被随意摔死。”在萧红的笔下,对于这些身处苦难的农妇们来说,生育这种挣扎于生死边缘的痛苦只是没有意义的刑罚。女性的生育是被男性随意地制造而又等闲视之。在承受生育苦难的同时,更承受着由男人带给她们的精神上的苦痛。在小说中,五姑姑的姐姐嫁的是大户人家,但只能在光土炕上生产。而她的男人,还残忍地用长烟袋砸她,用冷水泼她。而临产的金枝也避免不了这种压迫,她在操劳中也还要受到成业的怒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