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详细解析考点梳理
∵C(0,2),
∴可设直线AC解析式为y=kx+2,把A(﹣1,0)代入可求得k=2, ∴直线AC解析式为y=2x+2,
∴可设直线BD解析式为y=2x+m,把B(4,0)代入可求得m=﹣8, ∴直线BD解析式为y=2x﹣8, 联立直线BD和抛物线解析式可得∴D(﹣5,﹣18);
综上可知满足条件的点D的坐标为(3,2)或(﹣5,﹣18);
,解得或,
(3)过点P作PH∥y轴交直线BC于点H,如图2,
设P(t,﹣t2+t+2),
由B、C两点的坐标可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2, ∴H(t,﹣t+2),
∴PH=yP﹣yH=﹣t2+t+2﹣(﹣t+2)=﹣t2+2t, 设直线AP的解析式为y=px+q,
∴,解得,
∴直线AP的解析式为y=(﹣t+2)(x+1),令x=0可得y=2﹣t, ∴F(0,2﹣t),
第25页(共39页)
∴CF=2﹣(2﹣t)=t,
联立直线AP和直线BC解析式可得,解得x=,即E点的横
坐标为,
),S2=??
,
,
∴S1=PH(xB﹣xE)=(﹣t2+2t)(4﹣∴S1﹣S2=(﹣t2+2t)(4﹣
)﹣??
=﹣t2+4t=﹣(t﹣)2+.
∴当t=时,有S1﹣S2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点评】本题为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二次函数的性质、方程思想伋分类讨论思想等知识.在(1)中注意待定系数法的应用,在(2)中确定出D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在(3)中用P点的坐标分别表示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计算量大,难度较大.
第26页(共39页)
考点卡片
1.绝对值
(1)概念: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
②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绝对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没有绝对值等于负数的数.
③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2)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数a 绝对值要由字母a本身的取值来确定: 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 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 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 即|a|={a(a>0)0(a=0)﹣a(a<0)
2.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形式: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 (2)规律方法总结:
①科学记数法中a的要求和10的指数n的表示规律为关键,由于10的指数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按此规律,先数一下原数的整数位数,即可求出10的指数n. ②记数法要求是大于10的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实质上绝对值大于10的负数同样可用此法表示,只是前面多一个负号.
3.实数的运算
(1)实数的运算和在有理数范围内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实数既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又可以进行开方运算,其中正实数可以开平方. (2)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
第27页(共39页)
左到有的顺序进行.
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规律方法】实数运算的“三个关键”
1.运算法则:乘方和开方运算、幂的运算、指数(特别是负整数指数,0指数)运算、根式运算、特殊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以及绝对值的化简等.
2.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无论何种运算,都要注意先定符号后运算. 3.运算律的使用:使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
4.整式的混合运算
(1)有乘方、乘除的混合运算中,要按照先乘方后乘除的顺序运算,其运算顺序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相似.
(2)“整体”思想在整式运算中较为常见,适时采用整体思想可使问题简单化,并且迅速地解决相关问题,此时应注意被看做整体的代数式通常要用括号括起来.
5.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6.分式的混合运算
(1)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2)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3)分式的混合运算,一般按常规运算顺序,但有时应先根据题目的特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灵活运算.
【规律方法】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及注意问题
1.注意运算顺序:分式的混合运算,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2.注意化简结果: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分子、分母中有公因式
第28页(共39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