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相AC-DC变换电路
电阻,将电流信号转化成电压信号,将该电压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模拟判断,从而了解电流是否达到限幅值,进而通过单片机给继电器一个判断动作来控制电路的通断,最终实现了过流保护的功能。
保护电路如下电路图:
图3.3.1继电器保护电路图
3.4 电压信号整形电路设计
系统为了实现AC-DC变换电路输入侧功率因数的测量,必须对输出电压的波形进行测量与采样,这样就需要将正弦波信号转换成同频同相的TTL电平,整形电路就是需要完成这个功能。电路的原理图如下:
图3.4 电压整形电路图
3.5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为了对功率因数进行检测,我们不仅要对电压波形进行检测还要能够对电流波形进行检测,这样才能对功率因数进行测量。由于对电流的转换处理不方便,实际应用时常转换成电压信号来处理,这里我们采用了ACS712这款电流互感器来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电路原理图如下:
4
图3.5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图
四、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4.1 测试仪器
F10A型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 台式数字万用表UT803 HIOKI 3332单相功率计
UT53万用表 GOS-620示波器 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1) 输出直流电压测量:
在输入交流电压Us?24V,输出直流电流Io?2A条件下: 输出直流电压U0?36.1V。
结论:在该条件下输出直流电压满足要求。 (2)负载调整率测量:
在交流电压Us?24V,Io在0.2A?2.0A范围内变化条件下:
表4.2.2 负载调整率测试数据表
Io/A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电压输出/V
36.1
36.1
36.1
36.0
36.0
35.9
36.0
36.1
36.0
36.0
负载调整率:SUo2?Uo1I=U?100%?0.28%
o1结论:在该条件下,负载调整率满足要求。 (3)电压调整率测量:
在Io?2A,Us在20V?30V范围内变化条件下:
表4.2.3 电压调整率测试数据表
5
Us/V
20 36.0
22 36.0
24 36.1
26 36.1
28 36.0
30 36.1
电压输出/V
电压调整率:SU=Uo2?Uo1?100%?0.28% 36 结论:在该条件下,电压调整率满足要求。
(4)功率因数测量电路测量:
AC-DC变换电路输入侧功率因数测量误差绝对值不大于3%。 结论:满足基本要求。 (5)功率因数测量:
在Us?24V,Io?2A,Uo?36V条件下: AC-DC变换电路交流输入侧功率因数为99.64%。 结论:满足要求。 (6)AC-DC变换电路效率侧量:
在Us?24V,Io?2A,Uo?36V条件下: AC-DC变换电路效率为85%。
结论:在该条件下,离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数据分析:
①在输入交流电压Us?24V,输出直流电流Io?2A条件下,输出直流电压
U0?36.1V。
②在交流电压Us?24V,Io在0.2A?2.0A范围内变化条件下,负载调整率为0.28%,满足要求。
③在Io?2A,Us在20V?30V范围内变化条件下,电压调整率为0.28%,满足要求。
④AC-DC变换电路输入侧功率因数测量误差绝对值不大于3%,满足要求。
⑤在Us?24V,Io?2A,Uo?36V条件下,AC-DC变换电路交流输入侧功率因数为99.64%,满足要求。
⑥在Us?24V,Io?2A,Uo?36V条件下,AC-DC变换电路效率为85%,未能达到发挥部分的要求。
6
五、设计总结
本系统设计并制作了单相AC-DC变换电路,输出直流电压稳定在36V,输出电流额定值为2A。采用非隔离式Boost电路作为主电路,同时采用有源PFC集成控制芯片UCC28019产生PWM波形,进行闭环反馈控制,从而将功率因素提高到98%以上。以C8051F020为控制核心,对电流进行采样,控制继电器关断来实现过流保护。本系统负载与电压调整率均小于1%,功率因数测量误差绝对值不大于3%,AC-DC变换电路交流输入侧功率因数不低于98%,且功率因数可随设定调整,电路效率不低于85%。本系统基本满足了的基本要求和扩展要求,所设计的系统是一个理想的单相AC-DC变换电路。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