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5套试卷〗福建省龙岩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仿真第四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精选5套试卷〗福建省龙岩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仿真第四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3:16:19

福建省龙岩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仿真第四次备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 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因为有高温反应炉,所以反应能耗大 B.“反应分离”中的基本操作是过滤 C.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

D.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因为有高温反应炉,所以反应能耗大,不符合题意;

B、在“反应、分离”中发生的反应有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所以分离CaCO3和NaOH用过滤操作,不符合题意;

C、因为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该方法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D、在反应中,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可以循环利用,符合题意。故选D。 2.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和A 水蒸气 探究镁、银、铜 金属的活动B 性 C D A.A 【答案】D

鉴别纯铝和硬铝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B.B

察 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有适量水的试管中,观察 C.C

D.D

浓硫酸的洗气瓶,收集 将光亮的镁条和银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实验操作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解析】 【详解】

A、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分别能除去氯化氢气体、水蒸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B、将光亮的镁条和银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中,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镁>铜;银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铜>银,可以确定活动性:镁>铜>银,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C、硬铝是铝的合金,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硬度大的是硬铝,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D、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无法确定铁锈蚀的条件,应设计对比实验,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故选:D。 【点睛】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3.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木炭粉中的几种,取mg该固体粉末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本流程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且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N中只含一种溶质 B.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C.白色沉淀Y是碳酸钙,气体W是氢气

D.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一定含有碳酸钙 【答案】C 【解析】 【分析】

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木炭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铜不会与酸反应,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钙也

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固体粉末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气体X,X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说明X是二氧化碳,Y是碳酸钙;固体Z5.6g加入100g7.3%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W,固体Z全部溶解得到浅绿色溶液N,因此Z中有铁,W是氢气,浅绿色溶液N中有氯化亚铁溶液;因此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氧化铁和木炭粉,一定没有氧化铜,碳酸钙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因此溶液N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钙。 【详解】

A、溶液N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钙。故A错误; B、原固体粉末不一定含有碳酸钙,故B错误; C、白色沉淀Y是碳酸钙,气体W是氢气,故C正确;

D、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可能含有碳酸钙,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4.2011年5月1日起,国家加大了对醉酒驾驶的处罚力度。酒中都含有乙醇,其化学式C2H5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醇属于氧化物

B.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5:16 C.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乙醇的化学式C2H5OH,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乙醇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正确;

B、乙醇C2H5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24:5:16,故B不正确; C、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故C正确;

D、乙醇的化学式C2H5OH,其分子由2个C原子、6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并不含氢分子,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

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和。 5.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X>10,则该微粒属于阳离子 B.氟元素为金属元素 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D.氟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若X>10,则该微粒属于阳离子,故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氟,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故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原子序数为9,氟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故正确。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6.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答案】C 【解析】 【分析】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NaCl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物质的鉴别所

实验目的 鉴别FeCl3、NaCl、NaOH、MgCl2四种溶液 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除去N2中的少量O2 B.B

C.C

试剂或方法 不另加试剂 水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D.D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福建省龙岩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仿真第四次备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 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因为有高温反应炉,所以反应能耗大 B.“反应分离”中的基本操作是过滤 C.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 D.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因为有高温反应炉,所以反应能耗大,不符合题意; B、在“反应、分离”中发生的反应有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