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1年农学动物生理学辅导讲义

2011年农学动物生理学辅导讲义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8:21:02

2011年动物生理学考研辅导讲义

撰写人: 罗昊澍 博士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院 动物生理系)

一、动物生理学概述

(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1.整体和环境水平的研究 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3.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二)机体与内环境 1. 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

2.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

(1) 内环境:指细胞生活的环境,即为细胞外液。能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来

自细胞代谢的终产物,能保持其中各种成分和pH值、渗透压、各种离子浓度等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了细胞的各种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

(2) 稳态:指正常机体内环境的成分、各种理化特性以及体温和姿势的维持等能够

保持相对稳定的特性。

(三)动物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

1.神经调节

指机体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理功能进行调节的方式。 (一)调节方式:反射

(1)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2)反射弧 反射的结构基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

部分。

(二)调节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

1

2.体液调节

指机体的某些细胞合成的某些化学物质,经血液循环或局部扩散,作用于相应细胞上的受体,进而改变其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起效缓慢、作用部位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

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的调节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的反应过程。

调节特点:调节能力较小,维持局部组织稳态起一定的作用。

(四)机体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 1.非自动控制系统

2.反馈控制系统

1.负反馈 反馈信息可使控制中枢的初始控制信息减弱称为负反馈。如:排尿,分娩 2.正反馈 反馈信息可使控制中枢的原始信息加强称为正反馈。如:血压调节,体温调节

3.前馈控制系统: 某些条件反射的形成,如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致唾液分泌。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特征和物质转运功能 1.细胞膜的结构特征

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镶嵌着各种蛋白分子

2.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单纯扩散: 遵循单纯的物理学规律 2)易化扩散: 须由载体或通道介导 3)主动转运: 原发性 + 继发性

4)入胞和出胞:大分子物质团块由该机制转运

(二)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和一般特性

2.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

2

1)环腺苷酸信号转导系统:cAMP 2)肌醇信号转导系统:DG+IP3

3)与酪氨酸激酶直接相连的信号转导系统

(三) 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 1.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指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基本为K平衡电位。

+

2.细胞的兴奋性及其周期性变化

(1)可兴奋细胞 是指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 一般认为,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为可兴奋细胞。 (2)兴奋性 兴奋性是指机体具有的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3)刺激与反应的关系

? 刺激 把能够引起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的各种因素。

? 阈刺激(阈强度)固定作用的时间,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上刺激为大于阈刺激的刺激强度;

阈下刺激则是小于阈刺激的刺激强度;阈下刺激是不能引起组织兴奋。 ? 基强度 在任意延长时间情况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4) 组织兴奋性的变化 各个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是不同的;同一组织或细胞处于不同的机能状态,它的兴奋性高低也是不一样的。当可兴奋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或腺细胞)受到一次刺激后,再要产生兴奋时,它们的兴奋性将经历一系列有序的变化,相继出现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长期。

3.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1)动作电位 当细胞膜在静息的基础上,接受适当的刺激时,膜内的负电位消失,可触发其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这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四)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

1.化学突触(经典突触和接头突触)

3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1.突触的微细结构:包括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和 突触后膜 三部分。 2.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

是一个电-化学-电的过程。 (二)接头传递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 1)结构特点

2)神经-骨骼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2.电突触

电突触的结构基础是细胞间的缝隙连接,连接处的细胞间隙仅有2~3nm,电突触兴奋传递的特点:除前述的与在神经轴突上传播的相似外,动作电位可由一侧向另一侧传递,也可向反方向传递,传递速度快、没有潜伏期,也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改变,经电突触传递可使许多细胞产生同步化活动。如心肌细胞的闰盘结构。

(五)骨骼肌的收缩

1.骨骼肌细胞的超微结构

(一)肌原纤维

1)粗肌丝

2)细肌丝: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肌动蛋白

(二)横小管(T管):为肌膜向肌纤维内部凹陷而成的小管。 (三)肌质网:内有大量的Ca2+,肌质网膜上有大量的钙泵.

2.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一收缩偶联

(一)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肌肉收缩过程的本质是在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下将分解ATP释出的化学能转变为机械功的过程。能量转换发生在肌球蛋白的横桥和肌动蛋白之间。主要过程为:

1. 肌球蛋白横桥储能与肌动蛋白的亲和力 2. 暴露肌动蛋白的结合位点 3. 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结合产生滑行

4.在横桥与肌动蛋白摆动时,ADP和无机磷与之分离,在ADP解离的位点,横桥头部马上又与一个分子ATP结合,结果降低了横桥与肌动蛋白的亲和力,促使它与肌动蛋白的解离。

4

搜索更多关于: 2011年农学动物生理学辅导讲义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1年动物生理学考研辅导讲义 撰写人: 罗昊澍 博士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院 动物生理系) 一、动物生理学概述 (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1.整体和环境水平的研究 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3.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二)机体与内环境 1. 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 2.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 (1) 内环境:指细胞生活的环境,即为细胞外液。能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代谢的终产物,能保持其中各种成分和pH值、渗透压、各种离子浓度等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了细胞的各种代谢活动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