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作者:朱福芬
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4年第09期
【摘 要】 优化语文教学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话题,也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永远的追求。但是,面对当前语文教学策略的不断涌现,让许多教师都不知道如何来组织语文课堂教学了。其实,所有的优化语文教学的策略都离不开文本,我们要让学生在文本的更深处漫溯,让学生在文本情境中品读思想,在文本描述中习得写法,在文本拓展中完善知识。只有这样,优化语文教学才能成为现实。 【关键词】 情境;描述;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5-0079-02
优化语文教学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话题,如何优化语文教学一直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永远要思考的问题。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学校今天让教师学习这种语文教学模式,明天又让教师模仿另外一种教学策略。这让许多语文教师在落实语文教学时,不知道哪种策略更适合自己与学生,造成了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时有一种照猫画虎的尴尬。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无论是哪一种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或者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与感悟。在语文教学时,我们要返朴归真,抓住语文高效教学的牛鼻子,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以期让学生更好地解读与感悟文本,从而优化我们的语文教学。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长城》的教学,试着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一、在文本情境中品读思想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之一提出来。由此可见,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有一定思想内涵的,都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时,我们只有厘清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重视学生语文情感的培养,并贯穿到自己的语文教学当中来,这样,才能有效达成这一语文教学目标。而要想让学生从课文中品读出文章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就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对文字进行体验才能够完成。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共鸣,那么就很难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也就品读不出文本的情感来。但是,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很难让学生体会出其中的思想情感来。这时候,我们就要创设一定的文本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文字,让学生对文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有效发展自己的道德情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