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物理必修2 第七章 专题强化练3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解析:选A 物块从A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点,物块受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23
力。设斜面AC长为L,运用动能定理列出等式:mgLsin θ-μ1mgcos θ×L-μ2mgcos θ×L
552μ1+3μ2
=0-0=0,解得:tan θ=,故A正确。
5
1
3.[多选]如图所示,有一光滑轨道ABC,AB部分为半径为R的圆弧,BC部分水平,
4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固定在竖直轻杆的两端,轻杆长为R,不计小球大小。开始时a球处在圆弧上端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和轻杆,使其沿光滑轨道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B.a、b两球和轻杆组成的系统在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C.a、b两球滑到水平轨道上时速度为2gR
D.从释放到a、b两球滑到水平轨道上,整个过程中轻杆对a球做的功为
mgR
2
解析:选BD 由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得,a球机械能不守恒,a、b两球和轻杆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所以A错误,B正确;对a、b两球和轻杆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1
mgR+2mgR=2×mv2,解得v=3gR,C错误;对a球由动能定理得:mgR+W=mv2,
22mgR
解得W=,D正确。
2
4.[多选]如图所示,圆心在O点、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ABC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OC与OA的夹角为60°,轨道最低点A与桌面相切。一足够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且m1>m2),挂在圆弧轨道光滑边缘C的两边,开始时m1位于C点,然后从静止释放,则( )
A.在m1由C点下滑到A点的过程中两球速度大小始终相等
B.在m1由C点下滑到A点的过程中重力对m1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C.若m1恰好能沿圆弧下滑到A点,则m1=2m2 D.若m1恰好能沿圆弧下滑到A点,则m1=3m2
解析:选BC m1由C点从静止下滑到A点的过程中,m1、m2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1速度沿轻绳方向的分速度和m2速度相等,A项错误;在m1由C点下滑到A点的过程中,在C点,重力的功率为零;在A点,重力与速度方向垂直,其功率仍为零,因此重力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B项正确;若m1恰好能沿圆弧下滑到A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1gR(1-cos 60°)=m2gR,解得m1=2m2,C项正确,D项错误。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5.(2016·上饶高一检测)泥石流是在雨季由于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虽然只有很短时间,但由于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某课题小组对泥石流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他们设计了如图甲的模型: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4 kg的物体,让其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F作用下运动,推力F随位移x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10 m/s2。则:
(1)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 (2)在距出发点多远处,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 (3)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少?
解析:(1)当推力F最大时,加速度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μmg=mam可解得:am=15 m/s2。
(2)由图象可知:F随x变化的函数方程为F=80-20x 速度最大时,合力为0,即F=μmg 解得x=3 m。
(3)位移最大时,速度一定为0 由动能定理可得:WF-μmgxm=0 由图象可知,力F做的功为
11
WF=Fmxm=×80×4 J=160 J
22解得xm=8 m。
答案:(1)15 m/s2 (2)3 m (3)8 m
[基础练]
一、选择题 1.(2016·黄山高一检测)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在t0
时刻撤去力F,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关于
力F的大小和力F做的功W的大小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μmg B.F=2μmg C.W=μmgv0t0 3
D.W=μmgv0t0
2
1
解析:选D 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x1-μmgx总=0,得F=3μmg,W=Fx1=3μmg·2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3
v0t0=μmgv0t0。故D正确
2
1
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轨道ABC,该轨道由两个半径均为R的圆弧4平滑连接而成,O1、O2分别为两段圆弧所对应的圆心,O1、O2的连线竖直,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由轨道上A点静止释放,则小球落地点到A点的水平距离为( )
A.2R B.5R C.3R D.13R
解析:选C 由题意结合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小球下滑至第二个四分之一圆弧轨道顶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2gR,方向水平向右。在第二个四分之一圆弧轨道顶端的临界速度v0=gR,由于v>v0,所以小球将做平抛运动,结合平抛运动规律,可得小球落地点到A点的水平距离为3R,所以选项C正确。
3.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一光滑的、与水平面夹角为α(α<45°)的固定杆上,小球与一原长为L的轻质弹性绳相连接,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将小球从离地面L高处由静止释放,刚释放时,弹性绳长为L,如图所示。小球滑到固定杆底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小球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将一直增大
C.小球到达底端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为mgL(cot α-1) D.小球和弹性绳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解析:选D 在小球下滑过程中,小球和弹性绳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选项A错误,D正确;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先不变后增大,选项B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增加了mgL,选项C错误。
4.[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轻质杆相连,在杆的中点O处有一固定转动轴,把杆置于水平位置后释放,在B球顺时针摆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A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也增加,A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C.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解析:选BC A球在上摆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也增加,机械能增加,B项正确;由于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故系统的机械能守恒,C项正确,D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项错误;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定减少,A项错误。
5.(2016·胶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2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 )
A.2gh B.gh C.
gh D.0 2
解析:选B 对弹簧和小球A,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弹性势能Ep=mgh;对弹簧和小1
球B,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Ep+×2mv2=2mgh;解得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v=gh,
2故选项B正确。
二、非选择题
6.如图,半径R=0.5 m的光滑圆弧轨道ABC与足够长的粗糙轨道CD在C处平滑连接,O为圆弧轨道ABC的圆心,B点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半径OA、OC与OB的夹角分别为53°和37°。将一个质量m=0.5 kg 的物体(视为质点)从A点左侧高为h=0.8 m处的P点水平抛出,恰从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已知物体与轨道C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物体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
(2)物体经过B点时,对圆弧轨道压力大小FN; (3)物体在轨道CD上运动的距离x。 解析:(1)由平抛运动规律知v2y=2gh 竖直分速度vy=2gh=4 m/s 初速度v0=vytan 37°=3 m/s。
(2)对从P点至B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得 112
mg(h+R-Rcos 53°)=mv2B-mv0 22经过B点时,由向心力公式得 v2BF′N-mg=m R
代入数据解得F′N=34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体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为FN=34 N,方向竖直向下。 (3)因μmgcos 37°>mgsin 37°,物体沿轨道CD向上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不会下滑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