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专题一对一2020年高考用书 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物理 Word版含解析
高考指导专家
其中
tanα=2,当????90?,
,此时位移最小,故D正确。
9.(2019·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二模)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放在地面上,一小滑块从斜面底端A冲上斜面,到达最高点D后又返回A点,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已知滑块上滑过程经过AB、BC、CD的时间相等,且BC比CD长0.8 m,上滑时间为下滑时间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长为36 m
B.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 5C.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先向左后向右
D.滑块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都小于斜面体和滑块的总重力 【答案】BD
【解析】A、经过AB、BC、CD的时间相等,且BC比CD长0.8 m,设CD长度为L,逆向思维可知,BC=3L,AB=5L,所以3L–L=0.8 m,解得L=0.4 m,斜面长x=9L=3.6 m,故A错误;B、上滑过程的加速度设为a1,下滑时的加速度为a2,上滑过程可以逆向分析,则:
,解得a1=4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联立解得??3,5故B正确;C、减速上升和加速下降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都是沿斜面向下,加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加速度都是向左,即斜面对物体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向左,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向右,物体处于静止,则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C错误;D、滑块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在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竖直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地面受到的压力都小于斜面体和滑块的总重力,故D正确。 10.(2019·江西省名校高三联考)为了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我国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原地
纵跳摸高训练。已知质量m=50 kg的运动员原地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为2.10 m,比赛过程中,该运动员先下蹲,重心下降0.5 m,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2.90 m的高度。若运动员起跳过程
2
视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g取10 m/s。则
A.运动员起跳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B.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比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大 C.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为960 N
25
高考指导专家
D.从开始起跳到双脚落地需要1.05 s 【答案】AD
2【解析】AC、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2gh?v可知
;在起跳过程中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竖
直向上,所以运动员起跳过程处于超重状态,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2a?h?v2,解得
,对运动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解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对地面的压力为1 560 N,故选项A正确,C错误;B、在起
跳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做竖直上抛运动,
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故选项B错误;D、起跳过程运动的时间
,起跳后运动的时间
D正确。
,故运动的总时间,故选项
11.(2019·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三模)根据动滑轮省力的特点设计如图甲所
示装置(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取g=10 m/s)
A.物体加速度大小为0.5 m/s2 B.拉力F的大小为12 N C.2 s末拉力F的功率大小为96 W D.2 s内拉力F做的功为48 J 【答案】BC
【解析】A、根据v–t图象知加速度
,故A错误;B、牛顿第二定律得,2F–mg=ma,解
2
得,故B正确;C、2 s末物体的速度v=4 m/s,则F的功率
P=Fv′=2Fv=12×8 W=96 W,故C正确;D、物体在2 s内的位移
8 J=96 J,故D错误。故选BC。 力作用点的位移x=8 m,则拉力F做功的大小为W=Fx=12×
26
;则拉
高考指导专家
11.(2019·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统一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长为L=1.5 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
水平面上,木板上右端放着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小滑块的质量为m=1 kg,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若用水不拉力F作用在木板上,取g=1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F=8 N时,小滑块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 B.F=10 N时,小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
C.F=12 N时,小滑块从木板上滑下所需的时间为2 s
D.F=12 N时,小滑块从木板上滑下时木板的动量大小为10 kg·m/s 【答案】BD
【解析】以小滑块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mg?mam,得小滑块的最大加速度为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小滑块在木板上滑动时的最小拉力为
A项错误,B项正确;若F?12N,则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
,由
得小滑块从木板上滑下所需的时间为t?1s,C项错误;小滑块从木板上滑下时,
木板的动量大小为,D项正确。
13.(2019·江苏省丹阳市丹阳高级中学高三模拟)溜索是一种古老的渡河工具,现已演变为游乐项目。
如图所示,滑轮、保险绳索与人体连接,粗钢索两端连接在固定桩上。人从高处平台的A点出发,借助几十米的落差,沿钢索顺势而下,滑过最低点C,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人滑到C点时速度最大
B.人从A滑到C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C.人滑到C点时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D.钢索对左侧固定桩的拉力小于对右侧固定桩的拉力 【答案】BD
【解析】人滑到C点时,对人进行受力分析,人和滑轮整体受到重力、钢索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如果钢索光滑,则在C点速度最大;考虑摩擦力作用,则摩擦力切线方向的分量和两绳拉力沿切线方向分量合力为0的位置速度最大,则此时C点的速度不是最大,故A错误;人从A滑到C的过程中,根据PG?mgvy,开始时速度为0,重力的瞬时功率为0,中间过程重力的功率不为0,到C点时重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0,故人从A到C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
27
高考指导专家
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人滑到C点时由于有沿切线方向的摩擦力,所以人滑到C点时合力方向不再沿竖直向上,故C错误;如果没有摩擦力,钢索对左侧固定桩的拉力与对右侧固定桩的拉力相等;人从A滑到C的过程中,钢索对人有向右的摩擦力,则右边的钢索会受到人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因此右侧钢索对固定桩的拉力大,所以钢索对左侧固定桩的拉力小于对右侧固定桩的拉力,故D正确。 复习总结与反思:
2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