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专题一对一2020年高考用书 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物理 Word版含解析
高考指导专家
猜想。关于该实验的研究和逻辑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倾角一定时,小球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斜面倾角一定时,小球运动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C.斜面倾角不同,小球运动速度变化的情况相同 D.斜面倾角越大,小球的运动越接近落体运动 【答案】D
【解析】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证实,当斜面倾角一定,且小球初速度为零时,小球的运动的速度才与时间成正比,故A错误;B、斜面倾角一定时,且小球初速度为零时,小球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B错误;C、斜面倾角不同,则小球沿斜面的加速度不同,所以小球速度变化情况不同,故C错误;D、斜面倾角越大,小球沿斜面的加速度越大,则小球的运动越接近落体运动,故D正确。 10.(2019·北京市衡中清大教育集团模拟)一个物体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比较该物体在减速
运动的倒数第3 m、倒数第2 m、最后1 m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历的时间之比是1:2:3 B.平均速度之比是3:2:1 C.平均速度之比是【答案】D
【解析】将物体所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推论和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解比例关系。将物体所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经历的时间之比是错误;平均速度公式为v?,A
D.平均速度之比是
x,x都是1 m,则得,平均速度之比与时间成反比,则有平均速度之比是t,D正确BC错误。
11.(2019·江西省南昌市联考)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
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T27d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2T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9
高考指导专家
【答案】BCD
【解析】1位置并不是初始位置,它只是开始曝光的一点,所以A错误。从图中的信息在这几个曝光的时间间隔内走过的位移是定值,并且距离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正确,根据由
?x?aT得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2d,C正确。v?x24得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D正确。
32TT22T12.(2019·江西省新余市四模)A、B、C、D四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做直线运动,A物体的x–t、B物体
的v–t、C物体和D物体的a–t图象依次如图所示,规定水平向右为正,已知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且此时C物体在D物体的左边1.75 m处,则
A.其中0~4 s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B物体 B.其中0~4 s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C物体 C.t=2.5 s时C物体追上D物体 D.t=3.5 s时C物体追上D物体 【答案】BD
【解析】0~4 s内物体A、B的位移为零;物体C一直向右运动;物体D在0~1 s内先加速,在1~2 s内减速到零,然后2~3 s内反向加速,3~4 s内减速到零回到出发点,故0~4 s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C物体,选项B正确,A错误;1~3 s内C的位移
;3~3.5 s
内C的位移:;即C向右的位移为1.5 m+0.375 m=1.875
m;同理在0~3.5 s内D的位移,
因开始时C物体在D物体的左边1.75 m处,则t=3.5 s时C物体追上D物体,选项D正确,C错误;故选BD。
13.(2019·广东省潮州市高三二模)某同学为了研究物体下落的过程的特点,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本书
AB从高楼楼顶放手让其落下,两本书下落过程中没有翻转和分离,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其v–t
10
高考指导专家
图像如图所示,虚线在P点与速度图线相切,已知A.t=2 s时A处于超重状态
B.t=2 s时AB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下落过程中AB的机械能守恒 D.0~2 s内AB机械能减少量大于99 J 【答案】BD
【解析】根据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t=2 s时A的加速度为正,方向向下,则A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t=2 s时AB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B正确。由于空气阻力对AB做
,由图可知:
1×9×2 m=9 m,AB重力势能减21110×9=180 J,动能增加量△Ek=(mA+mB)v2=×2×92=81 J,则AB机械能减少量△Ep=(mA+mB)gh>2×
22功,则AB的机械能不守恒,故C错误。0~2 s内AB下落的高度h>少量△E=△Ep–△Ek>180 J–81 J=99 J,故D正确。
14.(2019·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在冰壶比赛中,红壶以一定速度与静止在大本营中心的蓝壶发
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如甲图所示。碰后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蓝壶前进方向的冰面,来减小阻力。碰撞前后两壶运动的v–t图象如乙图中实线所示,其中红壶碰撞前后的图线平行。已知两冰壶质量相等,由图象可得 A.红、蓝两壶的碰撞可能是弹性碰撞 B.碰撞后,蓝壶的瞬时速度为0.8 m/s C.碰撞后,红、蓝两壹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6
D.碰撞后,红、蓝两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为5:4 【答案】BD
?=0.2 m/s,碰撞过程系统【解析】设碰后蓝壶的速度为v,碰前红壶的速度v0=1.0 m/s,碰后速度为v0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v=0.8 m/s,碰撞过程两壶损失的动
能为: m>0,所以红蓝两壶碰撞过程是非弹性碰撞,A错误,
B正确;设碰撞后,蓝壶经过t s时间停止运动,根据三角形相似法知,,解得蓝壶运动
11
高考指导专家
时间:t蓝=5 s,由图示图线可知,红壶的加速度大小:
m/s2,碰撞后红壶
的运动时间: s,则碰撞后红、蓝壶运动时间之比为1:5,C错误;蓝壶的加速度大
小: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g,解得动摩擦因数:??
a
,则红、g
蓝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复习总结与反思:
,D正确。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