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能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通过探究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 (2)通过学习,能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北朝的建立及更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问、阅读、比较、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方法。 (2)通过对江南地区发展的研读,感知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史,学生能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学习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南方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大都注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火耕水耨”的原始状况,转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这样,江南很快形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导入新课展示一幅江南美景的图片和一首白居易的《忆江南》,播放视频《江南美景》。 过渡:同学们,江南地区山美、水美、人更美。不仅如此,如今的江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那江南地区是怎样得到开发的?经济重心何时南移的?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倾听、欣赏。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新知
(授新课) 1.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够恢复中原。他们的愿望是否能实现?为什么?
司马睿在317年建立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东晋时期,出现“王与马,共天下”政治局面,你能说说这是什么回事吗?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总结:在东晋初年,王导主政在内,王敦领兵在外,权倾朝野,故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你们听过“闻鸡起舞”的故事吗?故事主人物是谁?他为什么要如此勤奋练舞?
展示教材83页的相关史事,请学生阅读和回答问题。 西晋末年,祖逖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司马睿是否支持祖逖的提议?得不到东晋统治者的大力支持,祖逖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总结:东晋初年,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朝廷对祖逖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展示图片《东晋形势图》,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设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逐步理清东晋兴亡的线索。 2.南朝的政治
东晋灭亡后,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
请学生阅读教材的“南朝的政治”的内容,回答问题:
①南朝时疆域最大,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的是哪个政权? ②为什么说“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 3.江南地区的开发 (1)展示史料,提出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放火烧荒,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西汉)
材料二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江南土地肥沃,百姓勤奋,丰收的年头,一年的收获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生产的丝绵布帛能供天下人穿用。
——《宋书》(南朝)
①上述两则材料是对哪个地区的描述?江南。
②汉朝与南朝时的江南经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因为汉朝的江南尚未开发,南朝的江南已经得到开发开发。 ③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出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农业技术进步;(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使用粪肥等、水稻育秧移栽、实行稻麦间作、五岭以南种双季稻、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材料三《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为什么会得到开发?
在教师的指导的基础上回答问题: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利于农业发展;北方人口南迁,不仅带来了大量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最主要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南方统治者推行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讲述: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使南方的经济迅速发展,并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课堂总
结
归纳、梳理知识点。 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巩固练习 1.按下面的性质分类,司马睿应归为哪一类( )
A.陈胜、吴广 B.司马炎、刘裕 C.司马迁、王羲之 D.张衡、祖冲之 2.南朝是指从公元420年开始的( )
A.我国南方地区并有的四个朝代 B.我国南方先后相继的四个朝代 C.我国南、北方并存的四个朝代 D.我国历史上四个大一统的朝代 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不包括( )
A.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 B.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 C.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D.福建、广东等地得到快速开发 4.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北方劳动人民的南迁B.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北方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良田D.推广屯田制
5、从东汉末年到南宋,促进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并最终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 ①北方人口南迁②民族交往③南方相对稳定④南方生产技术历来比北方先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