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套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套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4:57:44

明确:(1)有的学生是根据所学课文来选书读的。我们所学的课文一般是节选自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书,我们在学完课文后可把原文或原书找来读一读,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扩大了知识面。 (2)有的学生选择课外书的方法是类推比较法。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时,如果对它感兴趣,可以把这一类的书找来读一读,进行比较探究,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5.交流总结,学会运用。 (1)教师总结。 小结:上面同学交流的选择课外书的方法非常契合我们的学习实际,可概括为“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同学们也可以试一试。 (2)学生分组交流其他的方法。 二、词句段运用 (一)照样子说比喻句。 1.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发现特点。 (教师出示句子。)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从而体◇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会比喻这种修的故地。 辞方法的作用,预设:这些句子有两个共同点。一方面,这些句子都运用了加深对修辞方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都是“书”,喻体分别是“人类文明的‘长法的理解。 生果’”“全世界的营养品”以及“朋友”“故地”。另一方面,这些比喻都阐明了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2.分组讨论,品味句子,交流展示。 交流后明确:(1)把书比作“长生果”,生动形象,揭示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2)把书比作“营养品”,这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对书

的赞美,赞美了书籍对全世界的滋养,表现了书是全人类的精神财产。 (3)把书比作“朋友”是说人们能与书促膝谈心,从中获得帮助;把书比作“故地”是说人们通过读书能去喜欢的地方重游,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这两个比喻都表达了人类对书浓厚的情感。 3.引导学生谈感悟,仿写句子。 过渡:的确如此,“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书籍,我们个人的成长也离不开书籍。读书能让我们获得知识,能丰富我们的阅历,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同学们觉得书还有哪些好处?学着上面的句子来说一说吧。 示例:◇书是智慧的钥匙。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书是人类的良药,帮助人们医治愚昧的顽症。 ◇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急于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 (二)读句子,连句成段。 1.学生读句子,引发思考。 (教师出示句子。) (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通过引导学思考:这几句话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朗读,初步把

预设:教师先指名读这几句话,分别找出每个句子中的关键握诗歌的意思,词。(第一句的关键词是阅读、吸收;第二句是拿出来;第三句并在老师讲解是吸收营养;第四句是进、从外到内、出、从内到外;第五句是的基础上把握写作、表达。)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第一内容,这样循序句和第三句的关键词有内在的联系,主要讲阅读是什么;第二句渐进,有利于学和第五句的关键词有内在的联系,主要讲写作是什么;剩下的第生深入理解诗四句和其他几句都有关系,阐述了阅读和习作的关系。) 明确:对象是“阅读”和“写作”;阅读是吸收,即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是进,是从外到内;写作是表达,是出,是从内到外。 思考:说明的对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了第四句话的含义就能明白说明对象之间的关系。 明确:阅读是吸收营养,是知识的积累;写作是表达,是对积累的知识的再运用。简单地说就 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高质量的阅读有助于我们写出高水平的文章。 2.学生给句子排序。 过渡:给句子排序的难点在于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上面的朗读、思考,我们基本弄清楚了各个句子的主要内容及相关句子之间的联系。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几个句子,试着给句子标上序号。 预设:在弄清楚了句子之间的联系的情况下再给句子排序的关键在于确定首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第四句话中找到线索,我们知道第四句话是在阐述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从“阅读和写作”可知应该先说明“阅读”。结合生活实际,也是阅读积累在先。所以第一句话应该作为首句。确定了首句,后面的排序就简单多了。 明确:正确的排序是(1)(4)(2)(5)(3)。 歌的意思。

3.教师总结方法。 方法总结: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能训练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有条理地表达能力和构段能力。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仔细阅读每句话或每组句子,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第二步,综合各句的意思,想想这些句子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第三步,想想全段的内容按什么顺序排列比较好,即找出排列顺序的依据,如按事情发展顺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方位顺序,或按逻辑顺序,还是“总—分”结构等;第四步,按确定的排序依据排列顺序;第五步,按排好的顺序仔细读两遍,看排得对不对,如发现有的句子排的位置不对就进行调整,直到这段话读起来通顺连贯为止。 4.学生读一读这段意思连贯的话,再抄写下来。 5.学生谈一谈读了这段话后的感悟,深入理解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预设: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来说感悟。 三、课堂回顾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上,我们首先交流了怎样去找课外书读的方法。同学们不仅从两位同学的发言中总结出可以根据所看的文章(课文)去找,由部分到整篇,由单一到一类,而且介绍了自己在学习中选择课外书的方法。大家的方法都很有效,表明大家对课外阅读都很感兴趣。然后我们进行了两个词句段的运用的训练。一是照样子说说关于书的比喻句;二是排句成段,读一读,写一写。同学们表现积极,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有所得,加深了对书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深刻理解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这些对我们以后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第二课时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明确:(1)有的学生是根据所学课文来选书读的。我们所学的课文一般是节选自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书,我们在学完课文后可把原文或原书找来读一读,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扩大了知识面。 (2)有的学生选择课外书的方法是类推比较法。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时,如果对它感兴趣,可以把这一类的书找来读一读,进行比较探究,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5.交流总结,学会运用。 (1)教师总结。 小结:上面同学交流的选择课外书的方法非常契合我们的学习实际,可概括为“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同学们也可以试一试。 (2)学生分组交流其他的方法。 二、词句段运用 (一)照样子说比喻句。 1.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发现特点。 (教师出示句子。)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朗读句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