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第六版谢希仁)
接收端:发现5个连续1,删除之后的0
保证不会有6个连续1,就不会引起帧边界判断错误,01111110是标志字段 字节填充法:
0x7E -> 0x7D,0x5E 0x7D -> 0x7D,0x5D
数值小于0x20的字符,在前面加入0x7D,并改变该字符编码 PPP协议工作状态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网卡功能:1.数据串/并行传输 转换 2.对数据进行缓存 3.实现以太网协议 局域网拓扑结构:星形网 环形网 总线网
特点: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优点:1.广播功能,从一个站点可很方便地访问全网。局域网上的主机可共享 连接在局域网上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
2.便于系统的扩展和逐渐地演变,各设备的位置可灵活调整和改变 3.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生存性 CSMA/CD协议原理:P86
1.准备发送:适配器从网络层获得一个分组,加上以太网的首部和尾部,
组成以太网帧,放入适配器的缓存中。但在发送前,必须先 检查信道
2.检查信道:若检查到信道忙,则应不停地检测,一直等待信道转为空闲。 若信道空闲,并在96比特时间内信道保持空闲,就发送这个 帧
3.在发送过程中仍不断地检测信道,即适配器要边发送边监听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P84
推迟一个随机的时间(大家都同时再重新发送,那么肯定会再发送碰撞)
比特时间:1比特时间就是发送1比特所需的时间 3.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信道利用率的计算:P89
什么是MAC地址:适配器地址或适配器标示符EUI-48 (硬件地址、物理地址) 3.5 扩展的以太网
碰撞域:又称冲突域,在以太网中,如果某个CSMA/CD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在同时 通信时会发送冲突,那么这个CSMA/CD网络就是一个碰撞域 集线器和交换机吞吐量计算 以太网交换机特点:
1.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2.同时连通许多对接口,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无碰撞地传输数据
3.使用专用的交换结构芯片,其交换速率较高
网桥工作原理: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和过滤。收到一个帧时,先检查次帧的目的MAC地址,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个接口
转发表的建立步骤:P98
第四章 网络层
4.1 网络层两种服务
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及比较P114 4.2 IP协议
虚拟互联网络作用:当IP网上的主机进行通信时,就好像在一个单个网络上通信一样,它们看不见互连的各网络的具体异构细节 IP地址的分类:P118
不同类型IP地址指派范围:P120
IP地址和硬件地址适用范围:IP地址----网络层 及 以上 硬件地址---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ARP工作原理:P124
1.ARP进程在本局域网上广播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
2.在本局域网上的所有主机上运行的ARP进程都收到此ARP请求分组
3.主机B的IP地址与ARP请求分组中要查询的IP地址一致,就收下,并向主机A发送ARP响应分组(写入自己的硬件地址)
4.主机A收到主机B的ARP响应分组,在其ARP高速缓存中写入主机B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
分组转发算法:P133 4.3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为什么要划分子网:1.IP地址空间的利用率有时很低
2.给每一个物理网络分配一个网络号会使路由表变得太大而使网络性能变坏
3.两级IP地址不够灵活划分子网只是把IP地址 主机号 再划分,网络号 不变
子网网络地址算法:P136-138 路由器转发分组算法应用:P139 CIDR地址块与分类IP地址:P141 二叉线索查找路由表过程:P145 4.4 ICMP
ICMP报文种类:ICMP差错报告报文、ICMP询问报文 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种类:
差错报告:1.终点不可达----------------不能交付 2.源点抑制-------------------拥塞 丢弃 3.时间超过-------------------生存时间为零
4.参数问题-------------------首部 字段的值不正确 5.改变路由(重定向)----下次 通过更好的路由
询问报文:1.回送请求和回答----------测试目的站是否可达 及有关状态 2.时间戳请求和回答-------时钟同步 测量时间
ICMP基本应用:P148
1.分组网间探测PING------测试两个主机间的连通性
2.traceroute--------------------跟踪一个分组从源点到终点的路径 4.5 路由选择协议
自治系统的基本概念:在单一的技术管理下的一组路由器 内部网关协议RIP和OSPF:P152、P157 外部网关协议BGP:P162 距离向量算法:P153 路由器的构成:P166
1.路由选择部分 2.分组转发部分 4.6 IP多播
什么是多播:多播是一点对多点的通信
IP多播是一种允许一台或多台主机发送单一数据包到多台主机(一次, 同时)的TCP/IP网络技术 第五章 运输层 5.1 运输层协议
运输层的作用: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
网络层与运输层区别:网络层是为 主机 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运输层是为 应用进程 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 UDP与TCP比较:
UDP:传输的数据单位协议是UDP报文或用户数据报 在传送数据前 不需要先建立连接
远地主机收到UDP报文后,不需给出确认,不提供可靠交付 TCP:传输的数据单位协议是TCP报文段
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必须先建立连接,传输结束后释放连接 不提供广播或多播服务
提供可靠服务,增加许多开销 端口作用:
及分类依据:1.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 -- 熟知端口号 登记端口号 2.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短暂端口号)
5.2 UDP协议
UDP协议特点:1.无连接的
2.尽最大努力交付 3.面向报文 4.没有拥塞控制
5.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6.首部开销小 UDP检验和计算:P195 5.3 TCP协议
TCP协议特点:1.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2.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有2个端点,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
3.可靠交付 4.全双工通信
5.面向字节流
面向字节流涵义:虽然应用程序和TCP的交互是一次一个数据块(大小不等),但TCP把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数据看成仅仅是一连串的无结构的字节流。
5.4 可靠传输原理
停止等待协议原理:P198 5.5 TCP报文段首部格式
了解TCP首部各字段的意义:P202 5.6 可靠传输的实现
字节单位滑动窗口工作原理:P206 超时重传时间计算:P209 选择确认工作原理:P211 5.9 连接管理
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过程:P225 连接释放过程:P227 第六章 应用层
域名系统DNS:是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转换为IP 地址 域名解析过程:P237
域名服务器类型:1.根域名服务器 P241 2.顶级域名服务器 3.权限域名服务器 4.本地域名服务器
域名解析两种查询方式:1.递归查询P242 2.迭代查询 FTP工作过程:P245
远程终端协议TELNET作用:P247
什么是URL:统一资源定位符,用来表示从因特网上得到的资源位置和访问这些资源 的方法 P250 万维网特点及工作方式:P248 HTTP协议工作过程:P251
代理服务器定义:一种网络实体,又称 万维网高速缓存 及工作过程:P255 HTTP报文类型:1.请求报文 P255 2.响应报文 Cookie 作用及工作过程:P257 浏览器组成和作用: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1.用户代理 P269 2.邮件服务器
3.邮件发送协议、邮件读取协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