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优选]北师大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函数综合--知识讲解(基础).doc
中考总复习:函数综合—知识讲解(基础)
【考纲要求】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和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求点关于坐标轴、坐标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求线段的长度,几何图形的面积,求某些点的坐标等; 2.函数的有关概念
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函数值、函数的图象、函数的表示方法; 3.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常见的题目是确定图象的位置,利用函数的图象确定某些字母的取值,利用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说明函数值的变化趋势,又能反过来判定函数图象的位置; 4.函数的解析式
求函数的解析式,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方程,利用函数的解析式来求某些字母或代数式的值.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常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形的面积、边角关系、圆的切线、圆的有关线段组成综合题.
【知识网络】
1
【考点梳理】
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相关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2)象限 (3)点的坐标
2.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 3.特殊位置点的坐标 (1)坐标轴上的点
(2)一三或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 (3)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 (4)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4.距离
(1)平面上一点到x轴、y轴、原点的距离
(2)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 (3)平面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5.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利用坐标表示平移 要点诠释:
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轴的距离等于y; (2)点P(x,y)到y轴的距离等于x;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x2?y2.
考点二、函数及其图象 1.变量与常量 2.函数的概念
3.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函数值
5.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6.函数图象 要点诠释:
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考点三、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的意义 2.一次函数的意义
3.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性质
4.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5.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要点诠释:
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y?kx(k?0)中的常数k;确定一个一次
2
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y?kx?b(k?0)中的常数k和b.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考点四、反比例函数 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3.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要点诠释:
k(k?0)图像上任一点P(x,y) x作x轴、y轴的垂线PM,PN,垂足为M、N,则所得的矩形PMON的面积S=PM?PN=y?x?xy.
反比例函数中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如下图,过反比例函数y??y?k, ∴xy?k,S?|k|. x
考点五、二次函数 1.二次函数的概念
2.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4.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要点诠释:
1、两点间距离公式(当遇到没有思路的问题时,可用此方法拓展思路,以寻求解题方法) 如图:点A坐标为(x1,y1),点B坐标为(x2,y2),则AB间的距离,即线段AB的长度为
?x1?x2?2??y1?y2?2.
3
2、函数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考点六、函数的应用 1.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2. 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3. 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要点诠释:
分段函数是指自变量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其关系式(或图象)也不同的函数,分段函数的应用题多设计成两种情况以上,解答时需分段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需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因此,分段计算的应用题成了近几年中考应用题的一种重要题型.
【典型例题】
类型一、用函数的概念与性质解题
1. 已知一次函数y=(3a-2)x+(1-b),求字母a, b的取值范围,使得: (1)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下方;
(3)函数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 【思路点拨】(1)y=kx+b (k≠0)的图象,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b<0时,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下方; (3)当k<0, b>0时时,函数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
【答案与解析】
解:a、b的取值范围应分别满足:
(1)由一次函数y=kx+b(k≠0)的性质可知: 当k>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即3a-2>0, ∴a>, 且b取任何实数.
(2)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1-b), ∵ 交点在x轴的下方, ∴
,即a≠
, b>1.
23 (3)函数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必须满足 .
【总结升华】下面是y=kx(k≠0), y=kx+b (k≠0)的图象的特点和性质的示意图,如图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b>0时,图象过一、二、三象限,当b=0时,是正比例函数,当b<0时,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当y=x时,图象过一、三象限,且是它的角平分线.由于常数k、b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函数,k决定直线与x轴夹角的大小,b 决定直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由k定向,由b定点.同样,如图2,是k<0的各种情况,请你指出它们的图象的特点和性质.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