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课》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课》优秀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8:07:13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文中与韩麦尔先生有关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理解韩麦尔形象。 2、从环境、情节、人物性格的角度,分析理解小说表达的主题。 3、学习感悟“小说人物语言符合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通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2、3 教学方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最后一课》小说的情节,分析理解了小弗郎士的形象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韩麦尔的形象,并通过对韩麦尔形象的分析,理解这篇小说表达的主题。

二、师生对话——我眼中的韩麦尔先生

1、课下,大家对《最后一课》温习了吗?温习了几遍?2、下面我们先交流一下同学们对韩麦尔先生形象的理解?学生举手发言,全班交流,教师顺势引导 在此环节,教师不做过多的评价,充分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顺势做点评。 三、问题研讨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读到这篇小说的结尾,我总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写出的不是“打倒普鲁士?”韩麦尔先生写出“打倒普鲁士!”不更有血性?不更有反抗侵略者的豪情吗?

1、下面请同学们围绕这一问题,请以韩麦尔先生视角,梳理情节, 研读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第 1 页

等待迟到的小弗郎士,讲说最后一课的原因检查学生背书、自责,告诫人们要牢记法语上语法课、习字课、历史课,教初级班拼音

作为一名老师韩麦尔先生,所有的情节围绕法语而展开,那么在小说的结尾,韩麦尔先生也只能用一句,能激发教室里所有人的爱国情感的法语来结束,根据前文的渲染、蓄势,“法兰西万岁!”当然是最有感染力的一句话,也最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结尾处韩麦尔先生写“打倒普鲁士”,前文韩麦尔先生在课堂会做什么呢? 控诉普鲁士的罪恶,揭露普鲁士的残酷血腥,以及对法兰西的蹂躏践踏 结论:小说情节发展的必然性

2、下面请同学们围绕这一问题,找一找表现韩麦尔形象的语言、

外貌、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从人物性格变化的角度研读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1)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朗士,我们就 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不同于往日的“严厉”

(2)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对最后一课的“庄重”,最后一课的“庄重”是对失去国土的敬意,是对最后一课的纪念

(3)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

(4)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即将离开工作四十年讲台的“悲伤、感伤”,想要记住这小教室里的一切,看出韩麦尔先生对小教室、对祖国情感的深厚。

(5)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第 2 页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韩麦尔先生的出场,不同寻常,一改往日的严厉。面对迟到的学生,他没有拿出吓人的大戒尺,也没有严厉的批评,只是“很温和地说”,韩麦尔留给读者的是温和的教师形象。

“温和”的韩麦尔先生面对国土沦丧,被迫离开工作了四十年的讲台,他带着悲伤,用温和的方式,庄严的仪式,通过自我的忏悔,讲述语言的意义,升华激发教室里人们的爱国热情,表达对失去国土的敬意,纪念自己的最后一课。此时的韩麦尔先生最害怕的就是听到放学铃声,所以放学铃声响起,韩麦尔先生的情绪越来越激动,越来越悲伤,感染了教室里的所有听课者。一个温和的老师,在最后一课上,情绪悲伤到如此程度,符合其性格的发展逻辑。 结论:人物出场就定型、性格发展符合逻辑

3、下面请同学们围绕这一问题,从表现人物所处环境的角度研读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1)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 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孩子,快点吧!别让韩麦尔先生久等!”挤——写出了看布告的人多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华西特对小弗郎士的喊话,是对迟到小弗郎士的嬉笑。这一嬉笑反映了阿尔萨斯人们,面对国土沦丧,被剥夺学习法语的权利,却以看客的心态,把自己置身祖国之外,对祖国命运的漠视。相比较韩麦尔先生,华西特没有最后一课的庄严,相对镇上的老人,华西特没有被侵略的忧愁。铁匠华西特的一句话代表了阿尔萨斯、洛林人的普遍心态。被侵略不可怕,可怕地是面对侵略无动于衷。

“也”——为什么是铁匠华西特,而不是面包匠华西特、泥瓦匠华西特? 小说的目的就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里铁匠华西特具有典型的意义。首先,铁匠一定是身强力壮的中年人;其次,铁匠具有制造武器的本领。按照正常的逻辑来看,这类人是反抗侵略的中流砥柱。但在阿尔萨斯、洛林,反抗侵略的中流砥柱却“随波逐流”,沦为国家的“看客”。这也照应了下文韩麦尔先生的那句话: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第 3 页

(2)“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为了多赚一点钱,

宁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在和平环境下,家长为了赚钱,让孩子们放弃学习。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孩子们对于法语的学习,并未真正的深入进去,也没有产生深厚的感情。

整个社会环境对于侵略无动于衷,对于母语学习不够重视,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韩麦尔先生当然清楚,与其鼓励他们去反抗,事实上,这些人也不会去上战场。不如让孩子们牢记法语,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再看教室内的小环境怎么样呢?教室里有哪些人构成呢?

教室里的人们主要由学生(小孩子)、镇上的那些老年人和工作了四十多年的韩麦尔先生构成,这三部分人从年龄结构上看,是老弱群体,属于被保护的对象。 结论:小说中没有多余的人物环境影响人物的言行结语 四、本课结语

都德的《最后一课》,作为培养“家国情怀”的小说,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讲述的是普通人在国家危难时刻表现出的爱国情感。民族危难之际,拿起武器奔向战场,这是爱国;不具备奔赴战场的能力沦为亡国奴,铭记祖国语言,始终保持着对民族的认同感,这也是一种爱国。 五、作业:

课下阅读史雷《将军胡同》

作品以儿童的视角、京腔京韵的故事和生动流畅的语言,讲述了抗战时期老北京人在民族气节、品德大义上的一段传奇。作品塑造了一位极具个性的“图将军”,将其性格中的义气、侠气、局气表现得酣畅淋漓。

第 4 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文中与韩麦尔先生有关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理解韩麦尔形象。 2、从环境、情节、人物性格的角度,分析理解小说表达的主题。 3、学习感悟“小说人物语言符合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通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2、3 教学方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最后一课》小说的情节,分析理解了小弗郎士的形象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韩麦尔的形象,并通过对韩麦尔形象的分析,理解这篇小说表达的主题。 二、师生对话——我眼中的韩麦尔先生 1、课下,大家对《最后一课》温习了吗?温习了几遍?2、下面我们先交流一下同学们对韩麦尔先生形象的理解?学生举手发言,全班交流,教师顺势引导 在此环节,教师不做过多的评价,充分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