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业电脑ATX电源原理与维修标准教程(2015最新奉献)
整流后所得的+300V直流电压分割成一个个一定周期的矩形脉冲,经开关变压器变压,再经整流滤波输出需要的直流电压(5VSB待机和12V供494的12脚)。
2.稳压原理
为了控制脉冲的宽度,达到稳压的目的,电路采用了闭反馈进行控制。当输出电压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化时,经取样电阻R61、R64分压得到电压的变化量,加到TL431的控制端,当控制端电压发生变化时,TL431输出端电流也随着变化,造成PC817中的发光二极管亮度发生变化,光电三极管的导通状态也发生变化,这样受光电三极管控制的C945和2N60的导通状态也随着变化(由于C945是串接到2N60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以当C945的导通状态发生变化时,也改变了2N60的导通时间),从而改变了脉冲的宽度,使输出电压发生了变化,电路在闭环负反馈的控制下达到了稳压输出的目的。
3.限流保护电路
为了防止电源因过流、过压等原因遭到破坏,以及由于电源本身的故障造成过压而损坏负载等,电路设置了电阻R78、C945等组成的限流保护电路。
4.缓冲电路
R77、C25、D22组成的缓冲电路,都对电源实行有效保护。
5.辅助电源检修:
300V正常,无+5VSB电压,Tl494的12脚无电压,可以判定辅助电源有故
障。辅助电源开关管(2N60或C5027)击穿时严重的会烧毁辅助开关变压器。检修时辅助电路其他元件都正常还屡损开关管,就有可能是辅助开关变压器初级线圈砸间短路了。开关管击穿爆管时一定要把辅助电源部分元件全部检查一遍,把损坏的原件换掉再换开关管。辅助电源开关变压器次级输出两组电压,一组经经整流滤波再由7805稳压后输出+5VSB待机电压。当接通220V后,就应有+5VBS电压输出,同时说明辅助电源是好的,故障在主控电源电路中。辅助电路输出另一组约+12V(由于TL494的可工作电压范围较宽(7~40V),这一路没有稳压措施)整流滤波后直接加到494(或7500)的12脚供电。检修负载能力差、开机困难、无故掉电等大都是这两组滤波电容损坏容量不足引起。平时用户只关掉电脑而没拔电源插头,使辅助电源长期工作,所以这种情况的故障率较高。维修时有必要把这两组滤波电容换新,以确保电源工作稳定。TL494的14脚输出基准+5V(VREF),提供给保护电路、P.G产生电路和PS-ON处理电路,作为这些电路的工作电压。由于电路简单,没有完善的稳压调控及保护电路,使辅助电源电路成为ATX电源中故障率较高的部分,常损坏的元件是功率管和功率电阻(4.7?),特别是功率管的启动电阻(300k?)。另外,辅助电源出现故障,输出电过高时,也可能造成其供电的电路元件(如TL494等)损坏。与2N60相连的C945(或C1815)三极管属于易坏元件,有问题时轻则造成无5VSB输出,重则会烧毁附近二极管和电阻。
各路电压正常,无P.G信号的检修思路:在电源加电后,辅助电源首先建立VREF(参考电源,494的14脚5V,LM393的工作电源也为VREF),TL494的③脚提供较低电压,三极管A733导通,LM393的①脚输出低电平。当ATX电源开启主变换电路工作,TL494的③脚维持较高电平,使三极管A733处于截止状态,VREF通过电容(4.7uF)充电,延迟一段时间后,输出+5V的P.G信号,主机开始工作。当电源输出电压降低时,检测电路送到TL494的检测电压也随之降低,如果电压降低超过额定范围,TL494的③脚电平将降为低电平,三极管A733导通,使LM393的①脚输出低电平,主机停止工作。
出现上述故障,一般是LM393集成电路坏,P.G信号恒为低电平,也有可能是三极管A733短路,将P.G信号钳位在低电平。这部分电路由于工作电压较低,阻容元件很少发生故障。将损坏的元件更换后,即可排除故障。
3842和494(或7500)的检查:这两个芯片判断好坏的方法,就是在3842的7脚加12V的直流电压,再去测量它的8脚是否有4.9—5V电压,有则正常,无或偏差太大,则坏!TL494(或7500)的12脚应有12V的电源输入,13,14,15脚应有5V输出。至于其它的芯片,先查出针脚定义相关资料,再跑线路扫障,关键在于细心认真,发现可疑元件最好拆下来检查。电源维修好后,应用测试仪测试,输出电压都正常后再接入假负载(如风扇或光驱)测试确保稳定,防止再次连带烧坏主板和硬盘等硬件!
注:TL494的关键脚电压1、2、8、11、12、13、14、15、16是必查的!如果16脚电压在启动状态下高于2.5肯定会有保护动作!8、11脚启动状态下2.1V左右为正常,低于1.8V为推动级或初级故障!13、14、15脚电压不为5V是494损坏!另外注意,12脚电压过低了,查12脚外接元件!其中有一个二极管是连接12V输出的,看那个管是否击穿损坏!
TL494第5第6脚接RC电阻电容为振荡控制电路。电源不能启动时必要检查LM339⑤脚定时电阻和⑥脚定时电容是否变值。另外,如果LM339⑤脚电压高于④脚电压为高电平时,说明已经进入保护状态,可断开⑤脚各个支路再测电平高低,若断开一个支路后⑤脚电平变为低电平的正常状态,则说明是该支路出了问题!
五、变换电路
由滤波电容C30、C31,功率开关管Q7、Q8,高频变压器T1组成,这种电路完成功率传递和输出电压稳定的双重作用。
1.工作原理
当Q7、Q8的基极没有脉宽调制方波输入时,Q7、Q8处于截止状态,此时+300V的直流电压将平均分配给C30、C31上,即为150V,当Q7(13007)基极有控制脉冲(由494⑧脚⑾脚提供)输入时,Q7导通,这样输入电压+300V将通过Q7集电极-发射极向T2变压器N3绕组-T1初级绕组-C28-C31到地,工作中,C31充电,因C31上电压不能突变,则T1绕组上感应的电压为150V。当Q8基极有控制脉冲输入时,这样+300V电压经C30、C28、T1、T2N3绕组
Q8至地,工作中,C30充电,因C30上电压不能突变,则T1绕组上感应的电压为150V。这样Q7、Q8受控制脉冲方波轮流交替导通、截止,就会在T1初级绕组上感应出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方波脉冲,其电压为150V,T1次级就感应出相应的电压,经二极管整流就变为直流电压。
检修思路分析:
通电后辅助电源正常,启动电源各路主电压无输出。 这种故障有两种可能,一是主变换电路有故障,二是控制部分损坏。首先静态检查半桥功率管及其附属电路和驱动电路,若无故障,检查TL494④脚在PS- ON信号为低电平时是否变为低电平,若无变化,是PS-ON处理电路故障,有变化,再检查8 、11脚有无脉冲输出,若无则TL494损坏。
六、输出整流滤波电路
工作原理:当脉冲来时,经肖特基BD6整流,10P、C6滤波,则输出端就会得到一平滑的直流电压。
七、控制电路
1.稳压电路及驱动电路
当输出电压变化时,经取样电路R13、R36、R16、R51、输入到TL494①脚的也跟着变化,则内部的误差放大器输出端的电平就会变化,从而导致TL494内部末级输出晶体管的输出调制脉冲宽度变化,⑧脚⑾脚输出的调制脉冲宽度也变化,经驱动放大管,驱动变压器,控制Q3、Q4(C945或C1815)基极脉冲宽度也相应变化,经高频变压器(T1)耦合到次级绕组的脉宽调制电压的脉冲宽度也将变化,经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也必然变化。
2.过压保护电路
正常工作时,LM339④脚一定,⑤②脚和TL494④脚为低电平(1.5V以下),当某组电压过高,D10稳压管击穿而导通,使LM339⑤脚电压变为高电平(2V以上),参照④脚电压经内部比较器比较,使②脚和TL494④脚也输出高电平,导致TL494⑧脚⑾脚无驱动脉冲输出。
3.过流保护电路及OPP电路 ↓(16脚)
正常工作时,LM339②⑤脚和TL494④脚为低电平,当输出过压过流(短路或过负)时, T1开关变压器初级和次级的电流也增大,经R69、D15整流输出的电压也升高,取样电压(连接494第1脚)和TL494第16脚电压也升高,则LM339⑤②脚和TL494④脚电平也升高,则⑧脚⑾脚无输出脉冲。
4.+5VSB、PS-ON、控制信号检修
+5VSB紫色线由20针插头9脚引出连到主板,PS-ON绿色线3-5V高电平从20针插头14脚通过接地电阻开关触控分压变为低电平0V左右,以此跳变信号来启动或关闭ATX电源。所以在维修不能触发开机的电源故障时,短接绿线到地(黑线)就可以强制启动电源。如不能启动,则可以进一步短接494 或 7500的4脚到地,如电源能启动表示主控电路正常,应换IC 339或检修相关电路;如电源不能启动表示问题出在主控电路中,IC 494(7500) 的8 和11脚为主控信号输出脚,5和6脚外接定时阻容元件。
5.电源次级整流输出检修
整流输出电路是全波整流管加LC滤波电路。电源次级为低电压大电流,尤其是+5V输出电流达10-20A,在几只次级整流管当中+5V故障率最高。整流管短路损坏故障主要表现为开机风扇转一下即停。带负载能力差但空载正常则为全波整流管有一半开路或滤波电容容量不足。如果躁声太大或发热严重或电容易鼓包,则要检查风扇是否正常,转速太慢或异响可以用除锈防锈剂清理转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