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生产新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
子在变形八面体排列中均被5个氧原于和一个氯离于所包围,第9个Na+离子被四方棱柱排列的氧原子包围。从整体上来看,Na+离子、SO42
-离子、CI-离子的排列及配合作用仅能形成与
H2O2分子大小相匹配的
笼。因此笼形结构的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是比较稳定的。 3.3加合物的稳定性
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为453.2K,较其它几种过氧化氢加合物的分解温度高得多,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各种过氧化氢加合物的分解温度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过氧化氢加合物的热分解温度
过氧化氢加合物 Na2SO4?mH2O2?nH2O Na2CO3?1.5H2O2 4Na2SO4?2H2O2?NaCI CO(NH2)2?H2O2 分解温度,K 336.2 393.2 453.2 365.8 活化剂五乙酸葡萄糖酯与不同的过氧化氢加合物按质量比20:80混合,将粒度大于60目的混合物,在温度313K和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放置一个月,残余的活性氧参见表5。
表5:乙酸葡萄糖酯与不同的过氧化氢加合物混合的实验结果
过氧化氢加合物 初始活性氧质量分数% 一个月后活性氧质量分数% 活性氧残余率%
4Na2SO4?2H2O2?NaCI 3.44 2.24 65 Na2CO3?1.5H211.60 O2 NaBO2?H2O2?38.35 H2O Na4P2O7?H2O2 CO(NH2)2?H2O2 Na2SO4?1/2H2O3.98 2 0 0 0 0 0 0 0 0 0 0 4.25 13.30 由表4和表5可以看出,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不仅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而且与活化剂五乙酸葡萄糖酯混合时亦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这是由于该加合物为笼形结构,H2O2分子嵌入在SO4—O原子形成的笼中,保护着H2O2分子,因此其稳定性较高。 3.4加合物的传统的制备方法
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传统的制备方法是将Na2SO4
(NaCl)首先溶解在一定浓度含有特定稳定剂的双氧水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NaCl(Na2SO4),经结晶分离得到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晶体。但是,用此方法制备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时,H2O2的利用率较低,仅为28%,大部分双氧水不易循环使用。
3.5本技术的先进性与特点
鉴于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传统的制备方法中,双氧水的利用率不高,我们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开发了利用工业双氧水(30%或27.5%)、工业硫酸钠和工业盐两步法制备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新工艺,整个过程可分两步进行,第二步利用第一步的母液,稳定剂一次加入,最终母液中H2O2的浓度可降至6%以下,H2O2的利用率可提高到65~70%。我们利用此工艺进行了30%的双氧水的规模放大实验,掌握了放大效应,得到了许多重要参数。此工艺已通过有关专家鉴定,居国际先进水平。 3.6产品规格
表6 加合物产品的质量指标
指 一等品 二等品 过氧化氢(H2O2 ),%, m/m ≥ 9.0 8.5 3%水溶液的pH值 6~7 6~7 稳定度,% ≥ 95 95 水分,% ≤ 2.0 2.0 堆密度,g/ml 6.0~6.5 6.0~6.5 3.7产品的包装储存
产品采用25、50、100公斤衬塑编织袋包装,使用时避免与眼睛及皮肤直接接触;产品在阴凉、通风、干燥条件储存,避免曝晒。
项目
3.8生产工艺流程图
两步法制备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如下:
4 主要原辅材料、数量及来源
按生产1吨加合物产品计算,所需的原材料如下:
表7 原材料成本
序号 1 2 3 4 小计
名称
工业无水硫酸钠 消耗定额(t/t) 单价(元/t) 总费用(元/t)
0.85 0.176 0.471 0.00137
470 400 1070 2000
400 71 504 2.74 978
工业氯化钠 双氧水(30%)
助剂
注:以上价格均按不含税价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