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Packet Tracer交换机配置实验指南

Packet Tracer交换机配置实验指南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10:45:25

摘自沈鑫剡《计算机网络学习辅导与实验指南》一书

3.3实验

3.3.1交换机基本连通实验

1.实验内容

(1)验证两台连接在交换机端口上的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2)查看转发表建立过程。 2.网络结构

交换机

图3.20网络结构

网络结构如图3.20所示,将两台计算机连接到交换机端口,为两台计算机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两台计算机配置的IP地址必须属于同一网络地址。 3.实验步骤终端B 终端A

192.1.1.2/192.1.1.1/(1)启动Packet Tracer,在逻辑工作区根据图3.20所示的网络结构放置和连接设备,将

PC0用直连双绞线(也称直通双绞线)连接到交换机Switch0的FastEthernet0/1端口,将PC1用直连双绞线连接到交换机Switch0的FastEthernet0/2端口。直连双绞线将一端的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与另一端的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直接连接。交叉双绞线将一端的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与另一端的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交叉连接。终端和交换机之间用直连双绞线连接。直连双绞线连接PC0和交换机Switch0的FastEthernet0/1端口的步骤如下。在设备类型选择框中单击连接线(Connections),在设备选择框中单击直连双绞线(Copper Straight-Through),出现水晶头形状的光标。将光标移到PC0,单击,出现图3.21所示的PC0接口列表,单选FastEthernet接口。将光标移到交换机Switch0,单击,出现图3.22所示的交换机Switch0未连接的端口列表,单选FastEthernet0/1端口,完成直连双绞线连接PC0和交换机Switch0的FastEthernet0/1端口的过程。用同样的步骤完成直连双绞线连接PC1和交换机Switch0的FastEthernet0/2端口的过程后,出现图3.23所示的逻辑工作区界面。

图3.21 在PC0接口列表中单选接口FastEthernet

图3.22 在Swtch0端口列表中单选端口FastEthernet0/1

图3.23放置和连接设备后的逻辑工作区界面及初始MAC表

(2)为PC0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192.1.1.1/255.255.255.0,如图3.25所示,记录下PC0的MAC地址0009.7CA4.6D53。同样为PC1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192.1.1.2/255.255.255.0,记录下PC1的MAC地址000A.F316.21CD。

(3)单击公共工具栏中查看图标,出现放大镜形状光标,移动光标到交换机Switch0,单击Switch0,出现图3.24所示交换机控制信息表列表,单选MAC表(MAC Table),出现交换机MAC表,初始MAC表(转发表)内容为空,如图3.23所示,单击公共工具栏中退出图标退出查看过程。单击公共工具栏中简单报文图标,在逻辑工作区出现信封形状光标,移动光标到PC0,单击,再移动光标到PC1,单击,完成PC0和PC1之间的一次Ping操作。当然,也可在PC0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命令“Ping 192.1.1.2”,完成PC0和PC1之间的一次Ping操作,如图3.26所示。再一次查看交换机转发表,转发表中增添两项转发项,如图3.27所示, FastEthernet0/1端口对应PC0的MAC地址,FastEthernet0/2端口对应PC1的MAC地址。需要指出的是,转发项是有寿命的,如果一段时间(一般为30s)没有经过端口发送MAC帧,将自动删除该转发项,因此,如果没有任何操作,经过一段时间再查看交换机转发表,转发表内容又将变空。默认情况下,交换机所有端口属于默认VLAN-VLAN 1。 图3.24 控制信息表列表

图3.25 PC0以太网接口配置界面

图3.26 PC0命令提示符界面

图3.27完成PC0和PC1之间Ping操作后的转发表内容

3.3.2 单个交换机划分VLAN 实验

1.实验内容

(1)交换机VLAN配置过程。

(2)属于同一VLAN的终端之间通信过程。 (3)验证每一个VLAN为独立的广播域。

(4)验证属于不同VLAN的两个终端之间不能通信。 (5)验证转发项和VLAN的对应关系。 2.网络结构

图3.28网络结构 交换机 网络结构如图3.28所示,分别创建两个VLAN:VLAN2和VLAN3,将终端A和B分配给VLAN2,将终端C和D分配给VLAN3,虽然,这4个终端配置的IP地址有着相同的网络地址,但只允许属于同一VLAN的终端之间通信。 3.实验步骤 终端B 终端D 终端C 终端A 192.1.1.4/192.1.1.1/192.1.1.2/192.1.1.3/(1)在逻辑工作区根据图3.28所示网络结构放置和连接设备,PC0~PC3分别用直连双绞

线连接交换机Switch0的端口FastEthernet0/1~FastEthernet0/4。初始时将4个终端配VLAN3 VLAN2 置为同一个VLAN,查看广播帧传输过程。在模式选择栏选择模拟操作模式,单击按钮,弹出报文类型过滤框,只选中ARP报文类型,如图3.29所示。ARP报文用于解析目的终端的MAC地址,是一个目的MAC地址为广播地址的广播帧,通过ARP报文的传输过程,可以查看广播域范围。通过拖动公共工具栏中的简单报文启动PC0和PC1之间的Ping操作,PC0首先广播一个ARP报文,可以观察到:PC0发送的ARP报文被交换机广播到其他三个终端,如图3.30所示。

(2)重新选择实时操作模式,单击交换机Switch0,弹出交换机配置界面,单击,弹出创建VLAN界面,输入新创建的VLAN的编号和VLAN名,单击按钮,完成一个VLAN的创建,如图3.31所示。重复上述操作,创建VLAN2和VLAN3。

(3)单击连接PC0的交换机端口,弹出端口配置界面,端口类型选择,端口所属VLAN选择VLAN2,如图3.32所示,依次操作,将交换机端口

搜索更多关于: Packet Tracer交换机配置实验指南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摘自沈鑫剡《计算机网络学习辅导与实验指南》一书 3.3实验 3.3.1交换机基本连通实验 1.实验内容 (1)验证两台连接在交换机端口上的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2)查看转发表建立过程。 2.网络结构 交换机 图3.20网络结构 网络结构如图3.20所示,将两台计算机连接到交换机端口,为两台计算机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两台计算机配置的IP地址必须属于同一网络地址。 3.实验步骤终端B 终端A 192.1.1.2/192.1.1.1/(1)启动Packet Tracer,在逻辑工作区根据图3.20所示的网络结构放置和连接设备,将PC0用直连双绞线(也称直通双绞线)连接到交换机Switch0的FastEthernet0/1端口,将PC1用直连双绞线连接到交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