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瓦斯突出综合治理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4) - 图文

瓦斯突出综合治理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4)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7:36:59

Smax –每个钻孔沿孔长最大钻屑量,1/m;

qmax -每个钻孔沿孔长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1/m·min。

3.突出危险的临界值Rm,应根据实测资料确定;如无实测资料时,取Rm=6,当任何一个钻孔中R< p=\

4.采用R值指标法,当预测无突出危险时,每预测循环应留有5m的预测超前距。 第15条 采用钻屑指标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在煤巷掘进工作面打3个直径42mm、孔深10m的钻孔,钻孔布置第14条规定相同; 2.钻孔每打1 m测定钻屑量一次,每隔2m 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指标。根据每个钻孔沿孔长每米的最大钻屑量Smax 和钻屑解吸指标K1或△h2预测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各项指标的突出危险临界值,应根据现场测定资料确定。如无实测资料时,可参照表5的规定执行。实测得到的任一项指标 Smax值、K1值或△h2值等于或大于临界值时,该工作面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表5 用钻屑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

3.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突出危险性,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每个预测循环应留有不少于5m 的预测超前距。

第16条 采用三参数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煤巷掘进工作面布置3个直径为42mm、深度10m的钻孔。中间孔平行于掘进工作面方向、两侧孔距巷帮0.3~0.5m,终孔应控制巷帮轮廓线外8m,如图4所示;

图4 三参数法钻孔布置示意图

2. 预测孔每钻进2m测定一次钻屑量S、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和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值,测定位置:两侧孔为2、4、6、8、10m处,中心孔为3、5、7、9m处;

3. 三个预测孔中,任何一个预测孔的任何一个测定深度的单项参数超过或等于临界值时,判定该工作面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4.三参数(S、△h2、q)各自的临界值,应根据实测资料确定,如无实测资料时,可参照表6的规定执行;

表6 三参数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

5.采用三参数指标预测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时,每预测循环应留有不少于5 m的预测超前距。

第17条 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可使用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预测方法,沿采煤工作面每隔5~10m布置一个预测钻孔,孔深不得小于10m。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每预测循环应留有不少于5m预测超前距。 第四节 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

一、预抽煤层瓦斯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

第18条 预抽煤层瓦斯后,在采掘作业前必须对预抽瓦斯防突效果按本措施第16条的规

定进行措施效果检验,若检验指标超过或等于临界值时,必须再采取补充防突措施,直至检验指标降到临界值以下时,方可进行采掘作业,但检验孔必须留有不少于5m的检验超前距。 二、石门揭煤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

第19条 石门揭煤工作面防突措施执行后,应采取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按本措施第16条进行措施效果检验,检验孔孔数为4个(石门中间一个孔、顶或底一个孔、两侧各一个孔)。孔深为钻孔进入煤层垂距3m以上。检验孔应位于措施孔之间,终孔位置应位于措施孔控制范围的边缘线上, 如检验的各项指标都在该煤层突出危险临界值以下,则认为措施有效;反之,认为措施无效,必须再采取补充防突措施直至指标降到临界值以下时,方可揭煤。 三、煤巷掘进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

第20条 煤巷掘进工作面执行防治突出措施后,需进行措施效果检验,检验方法与预测方法相同。如果未进行预测,可按本措施第16条规定的方法进行措施效果检验。检验孔应布置在措施孔中间,或距措施孔不小于0.4m,检验孔深度应小于措施孔深度。若检验指标小于该煤层突出危险临界值,则认为措施有效,反之措施无效,必须再采取补充防突措施,直至措施有效后,方可进行掘进作业。检验孔应留有不少于5m检验超前距。 四、采煤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

第21条 采煤工作面实施防治突出措施后,可采用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钻屑指标法或其它经试验证明有效的方法进行措施效果检验。检验孔应布置在措施孔中间,检验方法按本措施第13条和第16条规定执行。检验指标小于该煤层突出危险临界值时,则认为防突措施有效;反之认为防突措施无效,必须重新采取补充防突措施。补充防突措施应在超指标孔上下侧各5~10m范围内实施,补充措施实施后应在实施补充措施范围内进行检验,直至采掘工作面的全部检验孔均降到临界值以下后,方可进行采煤作业。 检验孔深应小于措施孔深,并应留有不少于5m的检验超前距。 第五章 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

第22条 对于有突出危险煤层,应采取开采保护层或做顶(底)板抽采岩巷预抽煤层瓦斯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

第23条 采用区域性预抽煤层瓦斯措施时,应遵守以下要求: 1、预抽煤层瓦斯必须编制专门设计,经矿总工程师批准; 2、预抽钻孔应控制整个预抽区域,并要均匀布孔;

3、充分利用采区岩石上(下)山和岩石集中平巷布置穿层钻孔预抽待采掘范围内的煤层瓦斯;

4、在采区煤上(下)山两侧,应布置沿煤层走向钻孔预抽煤层瓦斯;在煤上(下)山内的预计新掘进巷道开口处必须布置密集钻孔预抽待掘巷道处的煤体瓦斯;

5、在采掘工作面下风道或上、下风道布置钻孔预抽待采工作面煤体瓦斯,其它煤层巷道有抽采条件的也应布孔预抽煤体瓦斯;

6、突出地区必须作出掘、抽、采平衡的地区接替安排,提前送出接替采区和采煤工作面,保证预抽瓦斯时间不小于4~6个月;

7、预抽瓦斯钻孔封孔深度:煤孔平行布孔时,封孔深度不小于5m,交叉布孔的斜向孔

不小于6m,岩孔不小于3m。大直径抽采孔、卸压带内的抽采孔,封孔深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封孔材料应采用聚胺脂或膨胀水泥砂浆封孔,确保封孔质量; 8、 预抽瓦斯钻孔孔口负压不小于13Kpa(100mmHg)。

9、对停采的保护层采煤工作面,停采时间超过3个月,且卸压比较充分,该采煤工作面的始采线、采止线及所留煤柱对被保护层沿走向的保护范围可暂按卸压角560~600划定。 10、保护层沿倾斜的保护范围,按卸压角划定,卸压角的大小应采用矿井的实测数据。 11、矿井开采保护层时,必须进行保护层保护效果及范围的实际考察,并不断积累、补充完善资料,以便尽快得出确定本矿保护层有效作用范围的参数。

第24条 开采保护层时,采空区内不得留有煤(岩)柱;特殊情况需留煤(岩)柱时,应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并将煤(岩)柱的位置和尺寸准确地标在采掘平面图上。每个被保护层的瓦斯地质图上,应标出煤(岩)柱的影响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进行采掘工作时,必须采取防治突出的措施。

第25条 保护层在特殊情况下非留煤柱不可时,必须填写煤柱记录表。保护层留有不规则煤柱时,必须按照其最外缘的轮廊划出平直轮廓线、并根据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的层间距变化,确定其有效影响范围,在被保护层进行采掘工作时,还应根据采掘瓦斯动态及时修改。

第26条 开采厚度等于或小于0.5m的保护层时,必须检验保护层的实际保护效果。如果保护层的实际保护效果不好,在开采被保护层时,还必须采取防治突出的补充措施。 第27条 矿井抽放瓦斯应同时抽放被保护层的瓦斯。

开采近距离保护层时,必须采取措施严防被保护层初期卸压的瓦斯突然涌入保护层采掘工作面或误穿突出煤层。

第28条 预抽煤层防治突出的有效性指标,应根据矿井实测资料确定。在本矿未取得实际考察资料前,暂可采用下列指标之一确定:

1.预抽煤层瓦斯后,突出煤层残存瓦斯含量应小于矿井始突深度的原始煤层瓦斯含量; 2.煤层瓦斯预抽率应大于30%。

达不到上述预抽指标的区域,在进行采掘作业前,必须采取补充防突措施,采用煤层瓦斯抽出率作为有效性指标时,采掘作业前必须进行措施效果检验。

第29条 采用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作为防突措施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适用条件:煤层瓦斯含量高、突出危险严重、煤层顶(底)板有岩石巷道的煤层。 2. 穿层预抽瓦斯钻孔布孔方式:可在岩巷内直接布孔或开掘钻场布孔抽采瓦斯。穿层预抽瓦斯钻孔必须均匀控制所掘或所采范围内的煤体,钻孔都必须穿透煤层全厚。 3.预抽期应根据预抽煤体瓦斯含量和预抽防突指标进行计算确定。但预抽期不得少于6个月。

第30条 采煤工作面采用平行布孔预抽煤层瓦斯作为防突措施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适应条件:有突出危险或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的采煤工作面。

2.预抽瓦斯钻孔布置:采煤工作面斜长大于100m时,应在采煤工作面上、下风道沿煤层倾斜方向,向下、向上布置抽采瓦斯钻孔。上向下向钻孔应有一定互交长度,互交长度不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Smax –每个钻孔沿孔长最大钻屑量,1/m; qmax -每个钻孔沿孔长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1/m·min。 3.突出危险的临界值Rm,应根据实测资料确定;如无实测资料时,取Rm=6,当任何一个钻孔中R< p=\ 4.采用R值指标法,当预测无突出危险时,每预测循环应留有5m的预测超前距。 第15条 采用钻屑指标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在煤巷掘进工作面打3个直径42mm、孔深10m的钻孔,钻孔布置第14条规定相同; 2.钻孔每打1 m测定钻屑量一次,每隔2m 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指标。根据每个钻孔沿孔长每米的最大钻屑量Smax 和钻屑解吸指标K1或△h2预测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各项指标的突出危险临界值,应根据现场测定资料确定。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