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课题 比的意义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化简比。 教学目标 2、经历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提高比较、类推能力,体验化归的数学方法。 3、在解决有关“比”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 比的意义、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学习。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改进建议 1.谈话:同学们,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我们身上就藏着 许多数学奥秘。大侦探福尔摩斯就曾根据人体的奥秘破案,你想 知道他是怎么破案的吗?学习了这节课,你就知道答案了! (出示情境图) 从图中找2.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能找出相关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吗? 出的信息要数预设学生会提出:头长和身长有什么关系? 学化、精简化。 教师借机导入:除了用算式表示身体两部分的关系外,还有一种 表示方式,今天就来认识表示数量关系的新方式—比。(板书课 题:比的认识) 设计意图:形象的情景教学,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同时 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 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二、提供素材,理解概念 1. 同类量的比 (1)学生想到:可以用25÷160表示头长占身长的几分之几,也可以用160÷25表示身长是头长的几倍。 教师及时补充头长和身长的关系还可以说成: 教师板书,清楚明了。25头长和身长的比是25比160,读作25比160,记作25:160或。对于比各部分160(板书) (2)介绍比号、前项、后项。 (3)你能说说身长和头长的比吗?并说明前项和后项。 (4)观察两个算式,意义相同吗? 小结:比是一个有序的概念,前项和后项不能颠倒位置。 的名称,强调规范,并让学生练习一下,加深认识。 追问:你还能用比表示身体其他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吗?并说明 前后项 2、不同类量的比 刚才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属于同类的量,那不同类的量可以 用比表示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赵凡的生活。 (1)出示信息 思考: ①速度可以怎样表示? ②怎样求速度?(列式计算) ③用比怎样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330÷3=110(米/分) 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和时间的比是330:3 (2)师小结:由于实际需要,非同类量也可以用比表示,当然 相比的两个量必须有关联。 3、练习: (1)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120天,血小板的寿命 只有10天。写出红细胞与血小板的寿命比。 (2)一架客机3小时飞行2400千米。写出这架客机飞行路程与 时间的比。 4、刚才我们认识了比,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吗?小组 交流一下。 师:简单地说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具体的素材,使学生充分理解、感知两个相 同类量间的关系可以用比表示,初步认识比的意义。让学生经历 数学符号的产生过程,只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与时间, 学生就会还老师以精彩。充分展现了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及 创造性,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追问:怎样求比值呢?(前项除以后项) 2、求比值: 15::5 6:4 0.5:15 3、观察3个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比值既可以用整数、也可以用分数和小数表示,但分数比较容易看出两个数量的关系,因此通常情况下比值用分数表示。在特定的数量关系式中,比值还有一定的意义,如速度就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4、讨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