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周考题
7.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绚丽缤纷的烟花中可能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某些金属元素的物质 B.回收废弃塑料制成燃油替代汽油、柴油,可减轻环境污染和节约化石能源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友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生铁炼钢时必须完全除去生铁中的碳,以避免因钢铁中含有碳而发生电化学腐蚀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78 g Na2O2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NA B.0.1mol9038Sr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8NA
C.氢氧燃料电池负极消耗2. 24 L气体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0.1 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Fe3+的数目为0. 1NA 9.下列表述和方程式书写都正确的是( )
A.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的绝对值正确):
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1 B.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
Al3++2SO42+2Ba2++4OH= AlO2+2BaSO4↓+2H2O
C.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4+6H+5H2O2=2Mn2+5O2↑+8H2O
D.用硫酸酸化的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与乙醇作用生成乙酸和草绿色三价铬,可以用于检测是否酒后驾驶:2Cr2O72+3C2H5OH+16H+→4Cr3++3CH3COOH+11H2O 10.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X,品红溶液褪色,则气体X可能是Cl2。
B.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食盐试样,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显黄色,说明该食盐试样中不含KIO3
C.CO2中含少量SO2,可将该混合气体通人足量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SO2: D.相同体积、pH均为3的HA和HB两种酸的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充分反应,HA放出的氢气多,说明HB的酸性比HA的酸性强
11.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丁
﹣
-
+
+
-
-
-
-
﹣
所在族序数是周期数的2倍,乙、丙、丁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乙>丙>丁 B.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丁>甲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乙>丙
D.甲和丁组成的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
12.用酸性甲醛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a、b都是铜做电极时,电解的总反应 方程式为:2CuSO4+2H2O
通电 2H2SO4+2Cu+O2↑
B.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C.当燃料电池消耗2.24L 甲醛气体时,电路中理论上转移2mole— D.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HCHO+ H2O—2e—=HCOOH + 2H+
13.常温下,浓度均为0.10 mol/L、体积均为V0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V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V0-
A.该温度下HB的电离平衡常数约等于1.11×105 B.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NaB溶液的pH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
Vc(B?)D.当lg=3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减小
V0c(A?)26.(13分)高锰酸钾可用于生活消毒,是中学化学常见的氧化剂。工业上,用软锰矿制高锰酸钾的流程如下(部分条件和产物省略):
VIV空气软锰矿粉碎矿石KOH熔融KOH试剂X水浸K2MnO4ICO2IIMnO2KMnO4K2CO3重结晶K2CO3IIIKMnO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锰酸钾浸出率(浸出锰酸钾质量与固体总质量之比)的措施有 。 (2)写出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钾熔融物中通入空气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3)上述流程中,设计步骤IV和V的目的是 。 (4)以惰性材料为电极,采用电解锰酸钾溶液的方法完成步骤III转化。 ①阳极反应式为 。
②电解过程中,阴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纯度:向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定硫酸锰溶液,产生黑色沉淀。当溶液由紫红色刚好褪色且半分钟不变色,表明达到滴定终点。写出离子方程式: 。 (6)已知:常温下,Ksp[Mn?OH?2]=2.0?10?13。工业上,调节pH沉淀废水中Mn2+.
当pH=10时,溶液中c(Mn2?)= 。
27.(14分)甲醇作为基本的有机化工产品和环保动力燃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CO2 加氢合成甲醇是合理利用CO2的有效途径。由CO2制备甲醇过程可能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 H2(g)反应Ⅱ:CO(g)+2H2(g)反应Ⅲ:CO2(g)+3H2(g)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Ⅱ的△H2= 。
(2)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2(假定仅发生反应Ⅲ),实验测得反应 物在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CO (g)+H2O(g) △H1=+41.19kJ?mol CH3OH(g) △H 2
CH3OH(g) +H2O(g) △H3=-49.58kJ?mol-1
-1
①反应过程中,不能判断反应Ⅲ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断裂3molH-H键,同时断裂2molH-O键 B.CH3OH的浓度不再改变 C.容器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②比较T1与T2的大小关系:T1 T2(填“<”、“=”或“>”),理由是: 。
③在T1和P6的条件下,往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H2和1mol CO2,该反应在第5min时达到平衡,此时容器的体积为1.8L;则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
a.若此条件下反应至3min时刻 ,改变条件并于A点处达到平衡,CH3OH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3~4min的浓度变化未表示出来);则改变的条件为 。
b.若温度不变,压强恒定在P8的条件下重新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变为 L; 28.(16分)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水合肼(N2H4·H2O):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实验一:制备NaClO溶液
(1)将氯气通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的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
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 ℃馏分。(已知:N2H4·H2O+2NaClO===N2↑+3H2O+2NaCl)
(2)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________(填“A”或“B”); A.NaOH和NaClO混合溶液 B.CO(NH2)2溶液
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质量分数
水合肼具有还原性,被氧化生成氮气。测定水合肼的质量分数可采用下列步骤:
a.称取馏分5.000 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经稀释、转移、定容等步骤,配制250 mL溶液。
b.移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 mL水,摇匀。 c.用0.2000 mol·L
-1
碘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微黄色且半分钟内不消失,滴定过程中,溶
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记录消耗碘的标准溶液的体积。 d.进一步操作与数据处理。
(3)水合肼与碘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过程中,NaHCO3能控制溶液的pH在6.5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若三次滴定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