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外文翻译
ROOLSOFT
附录A 译文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在强调管理,强调信息的现代社会中它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普及。MIS是一门新的学科,它跨越了若干个领域,比如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科学。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形成信息收集和加工的方法,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织的系统。
一.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20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众多经济学家纷纷提出了新的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西蒙提出管理依赖于信息和决策的思想。同时期的维娜发表了控制论,他认为管理是一个控制过程。1958年,盖尔写到:“管理将以较低的成本得到及时的、准确的信息,做到较好的控制”。这个时期,计算机开始用于会计工作。数据处理一词已经出现。
1970年,Walter T.Kennevan给刚刚出现的管理信息系统一词下了一个定义:“以扣头或书面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在这个定义里强调了用信息支持决策,但并没有强调应用模型,没有提到计算机的应用。
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名尼苏达大学的管理学教授Gordon B.Davis给了管理信息系统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即“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以及数据库的人-机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这个定义全面的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和组成,而且反映了管理信息系统在当时达到的水平。
1.1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
管理信息系统在初级阶段是统计系统,所研究的内容是数量数据间表面的规律,它
ROOLSOFT
可以把数据分成较相关和较不相关的组,然后把数据转换为信息。
第二阶段是数据更新系统,其典型代表是美国航空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SABRE预约订票系统。它设有1008个订票点,可以存取600000个旅客记录和27000个飞行段记录。它的操作比较复杂,在任何“点”都可以查到某一航班是否有空座位。但从概念上来讲,它只是一个数据更新系统,比如它不能告诉你以现在的售票速度何时票将售完,从而采取补救措施。因而它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低级阶段。
第三阶段是状态报告系统,它可以分成生产状况报告、服务状态报告和研究状态报告等系统。比如生产状况报告系统,它的典型代表是IBM公司的生产管理系统。众所周知,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公司,1964年它生产出中型计算机IBM360,使计算机的水平提高了一个台阶,但同时组织生产的管理工作却大大复杂化了,一台计算机又超过15000个不同的部件,每个部件又有若干个元件,加之IBM的工厂遍及美国各地,不同的订货有不同的部件和不同的元件,必须指出什么工厂什么设备生产什么元件,因此不仅生产复杂,装配、安装和运输都十分复杂。为了保证生产以及其他环节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一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状态报告系统。因此同年IBM建立了先进管理系统AAS,它能进行450个业务的操作。1968年,公司又建立了公用制造信息系统CMIS,运行很成功,过去需要15周的工作,该系统只用3周就可以完成。状态报告系统还有一种形式是数据处理系统,它用来处理日常业务和生产报告,重点在于将手工作业自动化,提高效率和节省人力。数据处理系统一般不能提供决策信息。
最后的阶段是决策支持系统,它是用来辅助决策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计划、分析方案,审查解答和求解的误差。它应有较好的人-机对话方式,可以和不怎么熟悉计算机的人员通话。它一般包括一些模型用以产生决策信息,但不强调全面的管理功能。 1.2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起初应用于最基础的工作,如打印报表、计算工资、人事管等,进而发展到企业财务管理、库存管理等单项业务管理,这属于电子数据处理(EDP,Electroni9c Data Processing) 系统。当建立了企业数据库,有了计算机网络从而达到数据共享后,从系统观点出发,实施全局规划和设计信息系统时,就达到了管理信息系统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系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人们更加强调管理信息系统的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系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人们更
ROOLSOFT
加强调管理信息系统能否支持企业高层领导的决策这一功能,更侧重于企业外部信息的收集、综合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其它人工智能工具能否直接面向决策者,这是决策支持系统(DDS)的任务。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范围内有少数企业开始MIS的局部应用。到目前,MIS在世界各国已经有了相当的普及率,几乎覆盖了各个行业及各部门。
1.3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近20年间,国外大公司出现了3种变化
1. 抓管理着重于建立MIS系统,使管理技术走向成熟。信息是决策的依据,MIS随时为经理提供信息服务。
2.经理通过MIS使其经营计划和具体的业务活动联系在一起。由于以上的变化。MIS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仅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了自己的MIS,一些小型企业也不例外,普遍建立了公用数据网络,如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等,尤其是近年来INTERNET的飞速发展,INTRANET技术的应用,为企业MIS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环境。从国际技术发展趋势看,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几种全新的管理技术
(1)企业过程重组(BPR)一个企业应该重视对时间、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和技术服务等几个部分的管理,把目前的机构和过程重新组合,做到功能集成化、运营过程化、机构组织扁平化。
(2)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IDDS)充分考虑了企业高层人员的要求和工作特点,将把中层管理人员的服务转向为经理的决策服务。
(3)精量生产(LP)应用准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并行工程等技术,最大限度的缩短产品设计和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再制品库存,并在生产中提倡团队精神,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4)灵捷制造(AM)一种有远见的企业管理模式,其特点是职工素质高,组织机构精简、多功能小组效率高、信息存放灵活、响应客户要求迅速。 二.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对企业和企业管理的变革产生了和正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辅助决策,特别是战略决策,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MIS正在促使管理方法由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这表现在管理中运用预测和各种数学模型来定量分析企业中的问题。过去管理问题难以进行试验,而MIS则可以结合
ROOLSOFT
管理需要,提供充分的数据,为管理模拟创造条件。
随着MIS的发展,许多企业把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成立了直属经理的信息系统部,信息系统部的负责人一般为副经理级。企业的权力集中到高级管理人员手中以后,似乎使许多科室的工作减少了,因此有人预言,中层管理将消失。实际上,再现阶段用了信息系统后中层管理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稍有增加。这是因为,虽然中下层管理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但需要他们用更多的精力去分析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决策水平。随着MIS的发展,企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能力不足者将逐步被淘汰。这就迫使人们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个人素质。随着通讯、网络和文档传输系统的发展,企业职员可以在远地或家中上班。美国兰克?施乐公司(Rank Zerox)的网上办公系统,已经使该公司大大节省了开支,工作效率明显上升,为提高办公人员的创造性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目前许多国家正在酝酿一种更先进的制造业战略,成为敏捷制造企业。它完全根据用户需求来组织设计与生产,可以通过信息流调动不同地域的企业为同一个产品进行大协作,通过对机器的重新编程和对资源、人员的重新组织,构成了一个新的制造系统,使得生产成本与批量几乎无关。敏捷制造企业与用户建立一个完全崭新的战略依存关系,将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又一次革命。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介绍
数据库(database,有时拼作data base)又称为电子数据库,是专门组织起来的一组数据或信息,其目的是为了便于计算机快速查询及检索。数据库的结构是专门设计的,在各种数据处理操作命令的支持下,可以简化数据的存储,检索,修改和删除。数据库可以存储在磁盘,磁带,光盘或其他辅助存储设备上。
数据库由一个或一套文件组成,其中的信息可以分解为记录,每一记录又包含一个或多个字段(或称为域)。字段是数据存取的基本单位。数据库用于描述实体,其中的一个字段通常表示与实体的某一属性相关的信息。通过关键字以及各种分类(排序)命令,用户可以对多条记录的字段进行查询,重新整理,分组或选择,以实体对某一类数据的检索,也可以生成报表。
所有数据库(最简单的除外)中都有复杂的数据关系及其链接。处理与创建,访问以及维护数据库记录有关的复杂任务的系统软件包叫做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