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染病学讲义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流行病学
各型肝炎传染源及传染期
各型肝炎 传染源 传染期
患者及 甲型亚临床感染者 起病前2周到血清ALT高峰后1周,少数可延至起病后30肝炎 无病毒携带状日。传染性最强阶段是黄疸前期 态 急性患者:起病前数周,持续整个急性期。 乙型急、慢性患者及慢性患者和携带者传染性与e抗原、HBVDNA及DNAP是否阳肝炎 携带者 性有关 续表 各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 戊型肝炎 各型肝炎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 粪-口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血液、体液传播,经破损皮肤和粘膜进入机体 传染源 急、慢性患者及携带者 急、慢性患者及携带者 患者 传染期 起病前9日到病后8日 丙型肝炎 输血及血制品 戊型肝炎 粪-口 【A1型题】 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 )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戊型肝炎病毒 E.丁型肝炎病毒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甲、戊型经粪口传播,乙型经母婴、血液及体液传播,丙型主要经输血传播。 各型肝炎易感人群
甲型普遍易感,多在幼儿、儿童及青少年时获感染,隐性感染为主。可获持久免肝炎 疫力 乙型婴幼儿最危险期,高危人群: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HBsAg阳性者的家 第9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肝炎 属、反复输血、血液透析、多个性伴侣、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医务工作者 丙型反复输血、血液透析、静脉药瘾者易感 肝炎 戊型普遍易感,儿童多为隐性感染,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多为显性感染 肝炎 发病机制 各型肝炎 发病机制 甲型肝在肝细胞内复制仅引起肝细胞轻微损害,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炎 免疫)后,肝脏出现明显病变 乙型肝免疫应答导致,其中以细胞免疫为主。 炎 丙型肝HCV的直接杀伤作用及免疫反应共同导致 炎 丁型肝HDV对肝细胞直接致病性,同时也有免疫机制参与。 炎 戊型肝与甲型肝炎类似 炎 病理
病理 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以气球样变最常见,伴局部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急性肝炎 浸润。汇管区改变多不明显。 小叶内除有不同程度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外,汇管区及汇管区周围炎症常慢性肝炎 较明显,常伴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淤胆型肝轻度急性肝炎表现,伴明显肝内淤胆:毛细胆管及小胆管内有胆栓形成 炎 活动性肝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及假小叶形成,伴明显炎症。 硬化 静止性肝假小叶周围边界清楚,间隔内炎性细胞少,结节内炎症轻。 硬化 续表
病理 急性重肝脏体积明显缩小,肝小叶内肝细胞坏死广泛,汇管区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型肝炎 浸润。 亚急性肝脏体积缩小或不缩小,肝脏表面和切面均可见大小不等的再生结节。肝重型肝组织新旧不一的亚大块坏死或桥接坏死,有胶原纤维沉积,幸存者则进展炎 为肝硬化 慢性重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变基础上,出现大块性(全小叶性)或亚大块性新型肝炎 鲜的肝实质坏死。 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度分级与纤维化程度分期标准
第10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碎屑坏死(PN)及桥接坏死(BN) 临床表现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 急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慢性肝炎 重型肝炎 淤胆型肝炎 肝炎肝硬化
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 HBV携带者
急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 黄疸前期:
类似感冒:发热、全身不适、乏力等症状。
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肝区痛等。 肝功能主要ALT升高。 持续5~7天。 黄疸期:
症状好转,发热消退。
尿黄加深,巩膜及皮肤出现黄染,逐渐加重,2周左右达高峰。 各项肝功能明显异常。
肝、脾可轻度肿大及触叩痛。 持续2~6周。 恢复期:
黄疸逐渐消退,各项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症状和体征也随之消失。持续平均1个月。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此型较多见,起病缓慢,临床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有的患者可有恶心、呕吐、便溏或低热。体征可有肝大、压痛,脾也可轻度肿大。
第11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A1型题】
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最突出的症状是( )
A.呼吸道症状 B.消化道症状 C.神经系统症状 D.精神症状 E.皮肤瘙痒症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急性黄疸型肝炎出黄疸前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不愈者称为慢性肝炎。
病原只限乙肝、丙肝和丁肝病毒。甲肝及戊肝可治愈不转慢性。 慢性肝炎分度
轻度:临床症状、体征轻微或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尿黄、便溏等,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等体征,且无门脉高压表现者。实验室检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除前述条件外,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40%<凝血酶原活动度<60%,胆碱酯酶<4500U/L,四项检测中有一项达上述程度者即可诊断为重度慢性肝炎。
重型肝炎(肝衰竭) 不同重型肝炎的异同点 临床表现 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衰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肝衰慢性重型肝竭) 竭) 炎 - 起病15天至24周内 出现晚 - + 出现晚 - 同型肝炎病- 史 病情加重时起病2周内 间 Ⅱ度以上肝出现早(病初) 昏迷 肝浊音界缩+ 小 续表 以下为重型肝炎诊断所必备条件
第12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