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春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木兰诗》练习精编
《木兰诗》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 )( ) 机杼( ) 军帖( ) 燕山( )朔气( ) 金柝 ( ) 红妆( ) 胡骑( )傍地走(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木兰诗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2、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3、用比喻作结,抒情议论的句子是
4、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6、写木兰从军后艰苦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7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8、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9、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战斗的句子是
10、出自本文的 ,并解释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 三、 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 、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通( ), 2 、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 )通(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五、思考与探究
1、<<木兰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2.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
3. 说一说木兰是怎样一个人?
4. 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请简要回答: 5. 你认为木兰替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
[能力提升]
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着”、“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孙权劝学》练习题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 _》。此书是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 2.司马光,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
3.“治经”中的“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 涉.猎( )孰( ) 遂( )邪( )即更.( ) 三、划分朗读的节奏: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四、找出句子中古今义不同的词,并解释。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 今: 五、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权谓吕蒙曰 谓: 2. 卿今当涂掌事 今: 当涂: 3.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以: 4. 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为: 益: 5、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6、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5.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岂: 治经: 为: 邪: (1)孙权:
6. 但当涉猎 但: 涉猎:
7. 见往事耳 见: 往事: 耳: 8. 孰若孤 孰: 若: 9. 蒙乃始就学: 乃: 就: 10. 及鲁肃过寻阳 及: 过: 11. 卿今者才略 才略: 12. 非复吴下阿蒙 非复:
13. 即更刮目相待 即: 更: 刮目: 14.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遂: 而: 六、翻译下列句子。 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七、回答问题:
1、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 和 。
2、孙权劝吕蒙读书是因为吕蒙 ,但起初吕蒙以 理由加以推辞。(用原文填空)
3、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 (用原文填空) 4、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填空)
(2)吕蒙: (3)鲁肃:
7、写出本文出现的成语,并解释。
8、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 的态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 的态度。
9、文中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 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1、写出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诗句、格言:(不少于5条)
12、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相照应的成语:
1、《木兰诗》1东??西??南??北??2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6“将军??壮士??”,对偶、互文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C 6略 [能力提升] (一)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7.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8.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9.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0.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1、写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和思亲、辞官不就,团聚的欢乐等,都比较详细;对于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
理由:叙述的详略,是由主题的需要决定的。请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驰聘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勇于献身不图荣华的高尚情操,所以对从军缘由,辞官还家详写,而对征战的艰辛,生活的寒苦,便几笔带过。
2、木兰是一个云鬓黄花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乡,重新从事的和平和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的。木兰的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3、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4、略
5、木兰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女郎,在国家危难之际,她能冲破种种阻绕,毅然代父从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她既有女性的情怀,又有英雄的气概;既有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又有不慕名利的纯洁品格,她的形象光彩照人,这也正是这个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原因。
扑朔迷离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七、回答问题:
1、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孙权劝学和吕蒙学有所成。
2、孙权劝吕蒙读书是因为吕蒙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但起初吕蒙以军中多务为理由加以推辞。(用原文填空)
3、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用原文填空) 4、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填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表现鲁肃敬才爱才,和吕蒙情投意合,也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 6、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善于说服别人,对部下要求严格 (2)吕蒙:虚心肯学,进步快,也很有幽默感。 (3)鲁肃:敬才爱才 7、写出本文出现的成语,并解释。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浅薄。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心的眼光看待。
8、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对部下要求严格的态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 惊叹赞美的态度。
9、文中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读书学习很重要。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11、写出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诗句、格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严正清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2、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相照应的成语:开卷有益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