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76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76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20:58:01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www.ywzk.com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C.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 明:阐明、表明 . D.忘己量之所称 称:相当、相称 .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占小善者率以录 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 B.①冬暖而儿号寒 ②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

C.①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②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 D.①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②惟弈秋之为听 ..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方今圣贤相逢 .. C.言虽多而不要其中 ..

B.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

D.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 ..

1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假托先生劝学、生徒质问、先生再予解答,故名《进学解》;实际上是感叹不

遇、自抒愤懑之作。 B.第一段是国子先生教诲学生的第一句话,激励学生应在“业”和“行”两方面刻苦努力,这也是韩愈认为的主观修养的重要方面。 C.第二段写学生针对国子先生的教诲提出质问,从三个方面进行有力的反驳。文章从肯定到否定,显出波澜起伏之美。 D.第三段写国子先生针对学生驳诘的辨析,其中先以工匠、医师为喻,说明“宰相之方”在于用人能兼收并蓄,量才录用。

四、(21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译文: (2)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译文: (3)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译文: 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舟中读元九诗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白居易 元 稹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www.ywzk.com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www.ywzk.com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把君诗卷灯前读, 残灯无焰影幢幢, 诗尽灯残天未明。 此夕闻君谪九江。 眼痛灭灯犹暗坐, 垂死病中惊坐起, 逆风吹浪打船声。 暗风吹雨入寒窗。

在唐朝诗人中,元稹和白居易的真挚友情是向来被人称道的,在他们各自的诗集中,有许多互相赠答唱和的诗。这两首诗写作时间相差不久,内容相近,写法上有所不同。

(1)两首诗内容相近,都 (2分) (2)在写法上,白诗纯用白描手法,而元诗则 。两诗都写了“残灯”和“风”,白诗是客观描写,而元诗 。(2分) (3)两首诗的第三句同写诗人在病痛之中都是传神之笔。白诗写“眼痛灭灯犹暗坐”,写出了诗人读完元稹的诗,勾起对好友的思念与关怀,以至不能入睡的情形。而元诗写“垂死病中惊坐起”, 。(2分) 17.古诗文默写。(6分,每小题1分)

①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②细草微风岸, 。星垂平野阔, 。(《书怀》) ③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④驾一叶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赤壁赋》) ⑤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兰亭集序》) 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滕王阁序》) 五、(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朱自清先生 冯 至

远在二十五年前,我读到过一部诗集《雪朝》,是六个人的合集,其中有一位是朱自清。封面是黄色的,里边的诗有一个共同的趋势:散文化、朴实,好像有很重的人道主义的色彩。那本诗集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得到了,并且里边的诗我一首也不记得,但根据我模糊的印象。我可以说,假如《雪朝》里的诗能够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气,发展下去,中国的新诗也许会省却许多迂途。只可惜中国的新诗并没有那样发展下去,中间走了许多不必要的歧路,而《雪朝》中的六个作者也在中途有的抛掉了诗,有的改变了作风。其中真能把那种朴质的精神保持下来,不但应用在诗上,而且应用在散文上以及做人的态度上的,据我所知,怕只有朱自清先生吧。

我最初遇见朱先生是在一九三二年的夏天,那时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华任教休假到伦敦住了一年,归途路过柏林。我请他到我住的地方谈过一次,这了几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www.ywzk.com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www.ywzk.com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无忧宫去游玩过。他很少说话,只注意听旁人讲谈;他游无忧宫时,因为语言文字的隔阂,不住地问这个问那个,那诚挚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说一句强不知以为知的话。此后他就到意大利,从威尼斯登船回国了。三年后,我也回国了,和他却很少见面,见了面也没有得到过充足的时间长谈。至于常常见面,能够谈些文学上的问题时,则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的那几年。

他谈话时,仍然和我在柏林时所得到的印象一样。他倾心听取旁人的意见,旁人的意见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点头称是。他这样虚心,使谈话者不敢说不负责任的话。他对我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作用,我不知道别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愿他的诚挚和虚心——这最显示在他那两只眼睛上一一曾经启迪过不少的人,应该怎样向人谈话!

由虚心产生出来的是公平,没有偏见。党同伐异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他不是没有自己的意见,但他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去年“五四”,北大举行文艺晚会,我和他都被约去讲演,我在讲演时攻击到战前所谓象征派的诗,夜半回来,他在路上向我说:“你说得对,只是有些过分。”今年七月四日,我到清华去看他——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他已十分憔悴,谈起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他尽管不以他为然,却还是说:“他读了不少的书。” 一个没有偏见的、过于宽客的人,容易给人以乡愿的印象,但是我们从朱先生的身上看不出一点乡愿的气味。一切在他的心中自有分寸,他对于恶势力绝不宽容。尤其是近两年来,也就是回到北平以来,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他有愤激,有热烈的渴望,不过这都蒙在他那平静的面貌与朴质的生活形式下边,使一个生疏的人不能立即发现。他最近出版的两部论文集《论雅俗共赏》和《标准与尺度》是他最坦白的说明。他一步步地转变,所以步步都脚踏实地;他认为应该怎样,便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

不幸他在中途死去。中国的新文艺失却一个公正的扶持人,朋友中失却一个公正的畏友,将来的新中国失却一个脚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

现在我如果能够得到《雪朝》那本诗集,再把他历年的著作排列在一起,我会看见他在这一世纪的四分之一的时间内在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

一九四八,北京

18.文章用了三个方面的事例来写朱先生待人的“公平,没有偏见”。除概括事例以外,其他两个是具体事例,这两个是(不得照抄原文,均不得超过20个字)(4分) 答:①

19.文章第五段说“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我们应该怎样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分) 答: 20.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朱自清先生怎样“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这三个方面是:(4分)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www.ywzk.com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www.ywzk.com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① ② ③

21.从下列题目中任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5分) (1)简析《朱自清先生》的人物刻画方法 (2)浅析《朱自清先生》的构思技艺 (3)《朱自清先生》的表现手法赏析 六、(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今年夏天一场超女风暴席卷了整个神州!据主办方总结,报名参赛的主要是高中生和大学生,整个参赛群的特点是,青春,张扬,有梦想,有主张。从全国各地赶来报名的女选手们,有许多是希望评委“慧眼识才”,梦想成为第二个安又琪、张含韵的;但也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无门槛”的“超级女声”,她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出现在电视上,在数以亿计的观众面前表现自己。有这样一次经历就足够,哪怕在海选阶段就被淘汰,只要自己开心,也没有什么。其中还有不少“超龄女生”,她们大多心态平和,为了圆一圆曾经的梦想,“想唱就唱”。 一位初中生的家长告诉记者,这个节目鼓励浮躁、急功近利的求胜心态,根本是在误导孩子。而另一位家长则赞成给孩子搭建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虽然她们多少显得有些幼稚,但长大之后再回头看这段经历,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超女现象”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 2.A 3.C 4.D 5.B 6.C 7.B 8.C 9.B 10.A 11.B 12.C 13.D 14.C

15.参见“参考译文”

16.(1)描写诗人怀念朋友,孤灯独坐,夜不能寐的情景,抒发了一种凄苦悲凉的感情。 (2)富于变化,虚实结合;只是写主观的感受。

(3)惟妙惟肖地摹写出诗人初次听到白居易被贬谪,出乎意料陡然震神态。

17.①剑阁峥嵘而崔嵬。②危樯独夜舟,月涌大江流。③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④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⑤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8.①批评作者对象征派的攻击“有些过分”;②肯定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读了不少书”。 19.脚踏实地,爱憎分明,忠实地为新文艺作贡献。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www.ywzk.com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搜索更多关于: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76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www.ywzk.com全部资料免费下载 C.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 明:阐明、表明 . D.忘己量之所称 称:相当、相称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占小善者率以录 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 B.①冬暖而儿号寒 ②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 C.①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②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 D.①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②惟弈秋之为听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方今圣贤相逢 .. C.言虽多而不要其中 ..B.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D.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 ..1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