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平行与相交
学生学得很轻松。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质疑、辩论,让学生对平行与相交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精心营造一个学生熟悉的空间,引导他们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本节课中,我选择从学生熟悉的“铅笔落地”现象入手进行研究,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后面出现的跑道、双杠、国旗等等,更是学生在生活中能看见的,通过课件对这些图形的形象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真实世界中的“平行与相交”,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练习题中设计了“数学课本中的、汉字中的、英文字母中的平行与相交”,更是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四、教学难点处理比较到位。
对“同一平面”的理解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因此,我在“铅笔落地”的情景教学中,通过“两支铅笔都落在地面上”,先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同一平面内”。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同一平面内的理解,此后的小练习中,我又自制了一个教具,将两根小棒固定在正方体不同的两个面,让学生去做出判断。小棒可以延长,让学生观察起来更形象、更直观。这个小细节,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当然,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这节课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主要表现在: 一、 课堂节奏偏慢,沉稳有余而激情不足,致使整节课略显平淡。 二、 应变能力还需磨练。可能过于紧张的关系,本节课对于预设与生成的处理不够到位,没能很好地把握两者的关系。当出现与预设不同的情况时,被预设缚住了手脚,致使对生成的处理有些主观和急躁,不够大胆、灵活。
总之,这次的比赛,既给了我表现自己的机会,又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收获了很多的经验,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课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