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 图文
30、《电脑住宅》教学方案
教材: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内容: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主题:阅读理解 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张松瑞/米村镇矿区学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①、对识字、写字的要求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00个,其中200个左右会写,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独立识字的能力。
②、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阅读要求
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课标的总目标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教材分析。
《电脑住宅》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师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课文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使我们体会到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3.学情分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飞速发展的年代,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的活跃,对于未来的世界,学生更加充满好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常识,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激发学生学习、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了解说明文的一般叙述方法。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理解生词:节能、悦耳、分门别类、仓库、储存、烹调、预约、综合、判断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读课文。
3、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概括课文内容 4、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评价任务
1、 会认“仓、储、烹、盗、踪、判”6个生字,会读“储存、烹调、烹饪、防盗、综合判断”等词语,
2、会说出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不同之处。 3、会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 4、会说出文章的说明顺序。
教学环节 精导 激学 教学活动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我们通过电脑学习、工作,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 评价要点 朗读课文,读准生字 1、检查生字的读音。 cāng chǔ pēng ran dào zōng pàn 仓库 储存 烹调 烹饪 防盗 综合 判断 我能查找工具书解决这些问题。 2、“烹”按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组词:( )( )( ) 3、我要积累课文中这些好词语。 环节一 ( ) 认识生字 4、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ɡōnɡ( ) tiáo ( ) 供 ɡònɡ( ) 调 diào( ) 5、完成下列填空。 便 以便 即便 便会 ⑴陌生人( )知道密码也无法将大门打开。 ⑵只要按一下开关,整栋房子( )进入“休息状态”。 ⑶到时候浴缸里( )放满热水。 ⑷电脑可以将“集装箱”调运到指定的地方,( )取出或放回物品。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章是按( )的顺序介绍了电脑住宅。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体说明住宅的装置和使用情况。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详细从( )-( )-( )-( )-( )-( )说明了电脑住宅中智能系统的使用和功能。 环节二 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概括说明电脑住宅中电脑设置整体感悟 隐蔽、各负其责、相互合作的特点。文章的结构是 ( )。 2、默读课文 填表: 住宅的设施 电 脑 住 宅 如何工作 有何功能 环节三 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 1、刚才你们都到了电脑住宅里参观了,哪个地方的设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指名汇报,指导朗读。(周边设施──风向标、入宅、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1)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2、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住宅的设施的? 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电脑住宅,不但领略到它的神奇,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捷,让我们努力学习本领,创造出你的神奇。 一、 拼音驿站。给加点字注音。 ( ) ( ) ( ) 仓库 储藏 烹调 ( ) ( ) ( ) 综合 判断 防盗 二、我会填关联词。 1.主人在睡觉前,( )按以下开关,整栋房子( )进入“休息状态”。 达标测评 2.如果电脑确认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 )知道密码( )无法将大门打开。 3.电脑根据这些气象资料,为主人提供一个()节能()舒适的家居环境。 三、整体感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写了--------------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和-----------------。全文是按---------------------的顺序进行介绍的。 作业布置 一切 电脑 指挥 (门外──门口──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 安全 方便 舒适 (神奇) 课堂反思 板书设计
31、《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方案(第 1课时)
教材: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内容: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主题:识字 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张松瑞/米村镇矿区学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①、对识字、写字的要求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00个,其中200个左右会写,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独立识字的能力。
②、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阅读要求
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课标的总目标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教材分析。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二十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3.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语言准确生动,同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课文描绘的情景,展开丰富的、合乎情理的想象,融入自身了解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采用质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树立同学探究意识,培养同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描绘、敏捷、欣喜若狂、形态各异”等词语。
2、能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评价任务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描绘、敏捷、欣喜若狂、形态各异”等词语。
2、能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个别读、分组读等形式练习读准字音,读流利、带着理解读出感情。
4、会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
教学过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