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讲 吟诵及其意义

第一讲 吟诵及其意义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9:37:05

第一讲吟诵及其意义

吟诵,即吟咏诵读,是中国古典诗文传统的吟诵方式,他不仅是古人的一种治学方法,也是故人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

自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下令禁读诗经之后,吟诵在中国已经断百年之久,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行之有效的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手段。

音声入境,吟,将语言文字的区别带入

先看吟:吟,即咏,拉长了声音去歌唱,而与歌唱不同,吟的旋律由文字本身的平仄来决定的,而歌唱只由形声字,永在古代是长的意思。

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平仄平 路上行人欲断魂

仄平仄 借问酒家何处有 仄平仄仄 牧童遥指杏花村

平仄平

平声:低长

节:入声字,节来自于竹节,节是不通,阻塞闭塞阻遏。是个痛苦,节是缺。月缺也,中秋节,团圆的月让人想起不团圆的人生

路上:人家在过节,我在路上;人生一直在路上; 行人:想起自己 断:入声字;

自己毫无寄托的在路上

借问:内心积蓄的情感,通过问来发泄。问,问渡口,问渡口就是问方向,问方向就是问人生的解决之道

酒家: 安顿自己人生的栖息地

何处:真有吗?有了又怎么样呢。

遥指:家园,梦想永远在远方。人生价值就是在不停的向前追寻。 读书在养气,吾善养浩然正气

押的韵是un,嘴巴开口度不大,郁闷

七言绝句,第三句绝对不押韵

无韵不成诗

六个意义 学习诗文的需要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曾国藩在读书中说到,学习时文,要先之以高声朗读,以昌其领

欣赏诗文的需要

刘勰,声话妍媸,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 元人流:唐人诗一家自有一家声调。 修辞立其澄,声话(言语对人的尊重)

创作诗文的需要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全句只有之和留是平声字 扰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韵母是Ou的基本基本表达忧愁Iu

以声传情,声像相映 曹丕:文以气为主

粗增大补裹生涯,富读诗书气度佳

开展施教的需要 怨而不怒 哀而不伤 温柔敦厚

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吟诵可以深入了解传统汉字的形音义

德者得也,沉者成也

对身心健康 身体、心理

第二讲吟诵的基本要求

六十四卦

谦卦:自卑以牧(养),君子有终 自卑,将自己放的很低的地位。

作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吟诵有其自身特殊的审美要求 a.字正腔圆 b.因声入境 c.显示个性

a.揖让进退过庭(庭代表父亲),庭训,小子学诗乎?不学诗 吟诵之上有一个道义的追求,字正腔圆是优雅生活的必须

b.能够同过自己的声音将人带入一种情境之中

c.将自己的生命情感投入到作品之中,并且从中感受作者的精神之气,吟诵成为了共感的方式

字正腔圆是吟诵诗吐字行腔的一个基本的审美要求

所谓字正,就是要求吟诵时吐字发音准确、清楚、漂亮。由于汉字的每个音节一般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因此,吐字发音准确,具体地说,就是既要做到声母、韵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准确,又要做到声调准确。

【b】双唇音,清辅音,英语中是浊化的 【f】唇齿音

古今音发音部位的区别,古代只有双唇音,没有唇齿音 如番禺

所谓腔圆,就是吟诵字词时,必须利用反切法。 如,东,德红切,前字取声,后字取韵与调 直切法

将诗文字词的声、韵、调完全唱出,这样,强调必然浑厚饱满,圆润婉转、优美动听而又韵味。

字正

(1) 声——注意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2) 韵——注意韵头、韵腹、韵尾,协韵

如光,guang g为声母,u为韵头,a为韵腹,ng为韵尾 (3) 调——注意节奏点处古今声调的不同

声带振动,与痛苦决绝沉郁的情感有关 如【g】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g】 名成八阵图。【u】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u】

吟诵时只有做到“字正”,即字字清楚、敞亮,才能使听众明白你所吟诵的内容从而受到思想上的启迪与情感上的感染。

声母,古称字母、声、纽、声纽、声类等。中古音有四十二个声母 发音部位分为唇、牙、齿、舌、喉、半舌、半齿七种

发音方法分为清、浊、全清、全浊、次清、次浊六类。浊音清化是声母至今最大的变化。

中古音韵母分的很细,后世逐渐合并

韵母至今最大的变化。是辅音韵尾的大量消失。尤其是入声字的塞音韵尾。

由于古今语音变化,用普通话读已不协韵,此时就可适当常用“谐音”。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之一 有客有客子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全部是仄声,美,感觉柔肠百结,如丝如缕,缠绵悱恻)

遂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狙公:猴子。 支微合韵

上声字表示亲密,婉转多情,同情怜悯,缠绵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一个人出世之后,内心是懵懂蒙昧的状态,学诗歌之后,内心就有了善感的心灵,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而学问。 对生命有一个了悟的人,对生命更加热爱

兴是会意字,四只手抬起一艘小船

诗歌在儒家思想中的功用太大 诗歌的平声韵结尾,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3)调

诗歌分析{结构体式,声韵节奏(形式),语词建构,意象呈现(形而上)} 古音的音调为,平上去入(从唐宋音到现在的普通话变化,入派(分派)三声,

搜索更多关于: 第一讲 吟诵及其意义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一讲吟诵及其意义 吟诵,即吟咏诵读,是中国古典诗文传统的吟诵方式,他不仅是古人的一种治学方法,也是故人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 自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下令禁读诗经之后,吟诵在中国已经断百年之久,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行之有效的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手段。 音声入境,吟,将语言文字的区别带入 先看吟:吟,即咏,拉长了声音去歌唱,而与歌唱不同,吟的旋律由文字本身的平仄来决定的,而歌唱只由形声字,永在古代是长的意思。 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平仄平 路上行人欲断魂 仄平仄 借问酒家何处有 仄平仄仄 牧童遥指杏花村 平仄平 平声:低长 节:入声字,节来自于竹节,节是不通,阻塞闭塞阻遏。是个痛苦,节是缺。月缺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