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法律法规及答案

卫生法律法规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9:37:02

28.在自然疫源地和可能是自然疫源地的地区兴办的大型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申请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对施工环境进行 B

A.环保调查 B.卫生调查 C.卫生资源调查 D.环境资源调查 E.危害因素调查 29.《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 C A.早发现、早观察、早隔离、早治疗 B.早发现、早观察、早治疗、早康复 C.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D.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康复 E.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30.医疗机构发现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 B A.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B.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C.在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D.在6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E.在8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1.医疗机构对其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B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

32.教育部所属综合大学的附属医院发现脊髓灰质炎疫情,应当报告的部门是 E A.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B.国家卫生行政部门 C.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所在地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E.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 33.对流动人口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疑似病人处理的原则是 A.就地控制、就地治疗、就地康复 B.就地隔离、就地治疗、就地康复 C.就地控制、就地观察、就地治疗 D.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 E.就地观察、就地治疗、就地康复

34.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不配合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 D

A.警告 B.吊销执照 C.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 D.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E.追究刑事责任

35.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的人员以及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为了保障其健康,他们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采取 C

A.防治措施和强制治疗措施 B.防治措施和强制隔离措施 C.防治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D.防治措施和紧急控制措施 E.防治措施和追踪调查措施 36.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是 A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政府领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C.宣传教育,行为干预 D.行为干预,关怀救助 E.统一协调,综合防治

37.下面关于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的表述,正确的是 D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负责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B.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C.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E.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3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督促有关学校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有关课程,开展有关课外教育活动,但不包括以下哪类学校 D

A.高等院校 B.中等职业学校 C.普通中学 D.小学 E.高等医药院校 39.国家对艾滋病实行以下哪项制度 D

A.自愿咨询制度 B.自愿检测制度 C.自愿治疗制度 D.自愿咨询和自愿检测制度 E.自愿检测和自愿治疗制度 C

40.下面哪个机构负责对艾滋病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开展检测活动 A.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医疗卫生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E.艾滋病监测机构

41.医疗卫生机构违反条例规定,公开艾滋病病人信息的,应依照哪项法规予以处罚 D A.执业医师法 B.艾滋病防治条例 C.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D.传染病防治法 E.保密法

42.下列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造成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不包括 E

A.血站 B.单采血浆站 C.医疗卫生机构 D.血液制品生产单位 E.卫生行政部门 4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 E A.突然发生的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

B.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C.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D.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

E.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4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的方针是 A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C.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 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E.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45.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向国务院报告的时限是 B A.1小时 B.立即 C.2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46.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情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限是 A

A.接到报告l小时内 B.接到报告2小时内 C.接到报告后立即 D.1小时内 E.2小时内

47.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部门是 A A.卫生部 B.外交部 C.信息产业部 D.国务院 E.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8.医疗卫生机构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应当在2小时内向哪个机构报告 B A.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 B.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E.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49.医疗机构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购用印鉴卡,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D

A.有专职的药品管理人员 B.有获得特殊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 C.有专门的药品储存设施 D.有获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 E.有保证麻醉药品好精神药品安全储存设施和管理制度

A2型题

1.患儿刘某,因发热3日到县医院就诊,门诊接诊医生张某检查后发现刘某的颊粘膜上有考氏斑,拟诊断为麻疹。张某便嘱患儿刘某的家长带刘某去市传染病医院就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张某应 E A.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后再转院 B.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后隔离治疗

C.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由防疫部门进行转送隔离 D.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对刘某就地进行隔离 E.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防疫机构报告

2.张某,在某医疗机构进行身体检查时被查出患有血吸虫病,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对于张某该医疗机构应当 C

A.强制隔离治疗 B.在指定的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D.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E.在指定场所进行隔离治疗 3.李某因患炭疽死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对其尸体应 A

A.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B.必要时可将尸体卫生处理后火化 C.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后火化 D.必要时可将尸体消毒处理后火化 E.在指定场所卫生处理后火化

4.一职工从沿海某城市归来,腹泻1天,l0余次,水样便,到市医院求治,疑为肠炎,后便培养出E1-Tor型细菌。诊断后ll小时医师上报疫情,国家要求上报此类传染病最迟不超过 A A.6小时 B.12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5.患者于某因发热3日到县医院就诊,接诊医师林某检查后拟诊为流行性出血热。因县医院不具备隔离治疗条件,林某遂嘱患儿的家长带于某去市传染病医院就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林某应当 D A.请上级医师会诊,确诊后再转诊 B.请上级医师会诊,确诊后隔离治疗

C.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对于某就地进行隔离 D.向当地疾病控制机构报告,并复印病历资料转诊 E.向当地疾病控制机构报告,由疾病控制机构转诊

搜索更多关于: 卫生法律法规及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8.在自然疫源地和可能是自然疫源地的地区兴办的大型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申请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对施工环境进行 B A.环保调查 B.卫生调查 C.卫生资源调查 D.环境资源调查 E.危害因素调查 29.《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 C A.早发现、早观察、早隔离、早治疗 B.早发现、早观察、早治疗、早康复 C.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D.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康复 E.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30.医疗机构发现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 B A.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B.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C.在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