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口江滩实习报告 - 图文
汉口江滩公园实习报告
一侧是堤内历史街区的幽雅景色,另一侧是宽阔壮美的绿色江滩,十分有效地构架了堤防内外的空间联系,滨江特色带,满足游人观江、亲水、观景和旅游的需要。 5.2 大量的生态绿化空间在一级吹填平台上,将65%的用地作为绿化用地,形成了树茂荫浓的绿化景观。江滩上种植了白玉兰、墨西哥落羽杉、大桂花、香樟等100多种名品,8500株各类乔木,13万m2的草坪和近7000m绿篱带。在滨江市民广场西部规划了国宾林和友谊林,为各国政要或国际友人来访植树纪念之用,面积约2hm2,并规划了名树浮雕步道。在江滩上设置了疏林草地区、密林区。仿生自然的生态坡地起伏优美,乔木、灌木、草坪搭配相宜,形成了丰富的季相变化。此外,规划中还保留了近1km原有的生态岸线,形成了人工与自然相融合的绿化景观。 5.3 人性化的体育设施
汉口江滩有着举行体育活动的传统,规划中着重营造林中健身的活力氛围,在休闲健身区有机地布置休闲晨练等活动场所,更结合绿化在一级平台上规划了大量
的体育娱乐设施,营造出活泼的滨江活动氛围,其中:两个大型游泳中心(含标准游泳池和儿童游乐区),顶上覆盖具有现代感的索膜结构。网球场地,配置了高等级灯光设施和停车泊位,形成了标准舒适的体育活动场所。还有塑胶跑道、滑板场、运动步道、溜冰场等少儿活动设施,以满足青少年的活动需求。最有特色的是在林荫主轴的一侧安排了一条长1600m的全民体育健身长廊,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健身活动场所。同时预留了大面积的草坪,可进行各类体育活动(图9)。 4.4 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设施
为提高岸线的艺术性,将一级护坡规划为长江水生物化石浮雕的艺术护坡(图10),向游客展示长江流域已经灭绝的古生物化石,警示人类应重视对长江生态的保护,形成了一条浮雕科普教育长廊。滨江市民广场,西侧有1954年毛泽东同志为武汉市战胜特大洪水题词的防洪纪念碑,东侧为具有后现代园林风格的树阵跌水花坛及观演台,中心铺装为武汉市的市花重瓣梅花,成为重点体现武汉特色的空间场所。粤汉码头规划了一座面积为2.5hm2的码头文化广场,由浮雕园、水手广场、科普长廊和游船码头构成,重点展示近代老汉口的滨江文化。在空间环境氛围的营造上,设置了19个滨水特色的趣味性雕塑小品,如虾兵蟹将、启航、游 江滩、跳绳、轻舞飞扬、鱼乐、龟蛇锁大江等,形成谐趣、轻松的休闲氛围。
5.5 智能化的炫彩江滩 汉口江滩在“两江四岸亮化规划”中属重点
湖北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汉口江滩实景图9
汉口江滩实景图10
汉口江滩公园实习报告
亮化区域,规划分别以护坡、滨江特色带、绿化林荫带、堤防景观带为主体形成4道光彩流线及一系列的亮点:玻璃广场晶莹剔透,渐变的五彩光带与水雾形成迷人的亮化效果;造型独特的索膜构筑物不断变化着艳丽的色彩;中央广场的感应喷泉与音乐和着节拍“翩翩起舞”。规划将亮系统、音响系统和监控系统合而为一,构成智能化的中控系统。亮化、音响均可满足节庆日、双休日及平时三个级别的分段分时
亲水平台的设计既要满足人的亲水需求,又必须要保证安全。由于水位的变化幅度较大,亲水平台临水处设计了多个台阶,以适应不同水位的变化,并在水边设置人性化的警示标志。 场地铺砖
整个公园绵延8.45公里,又呈带状,之中地砖小道形态丰富有致。其主要颜色
控制,充分有效地节约了能源。
为浅黄色、蓝色,又以赭石色、朱红色、青黑色等加以点缀。
滨水公园的地形处理 1)护岸断面形式设计
采用可渗透的自然缓坡护岸形式,由于现状土质较差,为防止护岸被流水冲刷坍塌,设计采用混凝土砼导梁护坡,顶标高控制在常水位线以下,既保证河岸具备一定的抗洪强度,同时也保证了河岸与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
“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沿河岸线散置一些园艺景石,并结合种植一些水生、湿生植物对生硬的护岸进行软化,同时也能起到较好的景观效果。 2)护岸的平面线型优化
规划河道为笔直的直线,缺乏自然河道的美感,一方面在亲水平台处局部调整河岸线,另一方面通过水边植被的疏密种植、园艺景石的随意摆放,弱化、柔化笔直生硬的河岸线,使其更加自然、柔美。 5.2地形设计
采用微地形处理,以增加竖向视觉的节奏变化。游览步道根据地形起伏变化,为确保行走舒适和安全,园路最大纵坡控制在8%以内,临水护岸最大坡度控制在40%以内。
5.3亲水平台设计
湖北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广场铺砖:多种颜色与形状的组合,不同的纹理,颜色与形状的结合,
汉口江滩实景图11
汉口江滩实景图12
口江滩公园的植物景观
带状公园的形态特征以及特殊的功能,要求其植物景观营造具有多元性、连续性、本土性等特点。在营造植物景观中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武汉市汉口江滩公园的植物景
汉口江滩实景图1
汉口江滩公园实习报告
观较为成功,材质上多选用乡土植物,辅助园内的空间形成了“起承转合”的变化,体现了植物空间的文化性。设置了疏林草地、密林区及仿生自然的生态坡地,乔木、灌木、草坪搭配相宜,形成了丰富的季相变化。种植了白玉兰、落羽杉、水杉、香樟等100多种植物,8500株各类乔木、130000m2的草坪和近7000m的绿篱带。用这些植物将带状公园的长轴分段组织,变不
汉口江滩实景图13
利为有利。各个区段内,种植方式明确,总体上以自然式种植方式为主,结合了局部的规则式种植方式。以基调树种贯穿和联系各个功能分区,使园区内基调色彩统一,但各个分区的骨干树种又有差别,色彩富于变化。植物的种植密度富于变化,疏密有致。但是在横轴上,还较为欠缺,层次感不够丰富,边缘的林缘线变化较小,与城市的融合度较低。由于此公园很重要的功能包含了防洪,因此,在水道驳岸设计上,主要以硬质景观为主,显得亲水性不够。可在适当区域打破这种局限,营造一些亲水空间。
汉口江滩实景图14
湖北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汉口江滩公园实习报告 湖北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园林专业 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武汉汉口江滩实习报告 汉口江滩公园实习报告 1014841班 张金凤101484135 湖北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