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步步高]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加试特训(九)浙科版(新)
为关键的是无菌操作。下列有关无菌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 B.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答案 (1)制备单克隆抗体 不能 没有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无法获得产生单一抗体的B淋巴细胞 (2)细胞融合和筛选 灭活的病毒 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 大量繁殖 特异性抗体 在体外条件下使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 足够量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 (3)杂交瘤细胞 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细胞培养液 小鼠腹水 (5)A
解析 (1)由图示的程序图可知,该方案的目的是制备单克隆抗体。B淋巴细胞有以下特点:①在体外不能无限增殖;②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产生相应抗体;③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后既可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大量所需抗体。所以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首先需要注射与生产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抗原,否则小鼠体内不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合成所需抗体的B淋巴细胞。(2)获得B淋巴细胞后,因为B淋巴细胞不能大量增殖,虽能产生抗体,但数量有限,因此需要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融合必须在诱导剂的诱导下才能发生,常用的是灭活的病毒。两细胞融合有三种类型: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我们需要的是杂种细胞,它结合了双亲的遗传物质,具备大量增殖和产生抗体的能力,所以需培养筛选。单克隆抗体生产中,经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需要体外培养获得大量的克隆细胞。图中⑤的培养能获得足量的杂交瘤细胞。(3)第一次筛选是选择需要的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是在杂交瘤细胞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4)获得的杂交瘤细胞需转移到体外培养液中或小鼠腹腔中生产大量的单克隆抗体。(5)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而不是灭菌。 6.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和动植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下表是用于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土壤细菌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
试剂 用量 牛肉膏 5 g 蛋白胨 10 g NaCl 5 g 琼脂 20 g 水 1 000 mL ①培养基的类型有很多,但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______________和无机盐。上述培养基配方中能充当碳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配制完成以后,一般还要调节pH,并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__处理。该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分类属于_________。 ②分离纯化微生物最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③假设培养结束后,发现培养基上菌落连成一片,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项)。
(2)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如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9
肝脏切成小薄片,这有利于肝脏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室中充入5%CO2,气体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抗生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抗生素对肝脏无害。图中培养过程所用的培养基与植物组织培养基成分的主要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对植物样本进行消毒,可将植物样本先放入70%酒精中浸泡10 min,再放入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浸泡5 min,并重复一次,最后用无菌水冲洗。培养基除了含有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凝固物质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毒后的植物样本要先后培养在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和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在合适条件下可培养得到幼苗。幼苗在定植前需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即逐渐降低幼苗生活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使幼苗能适应自然环境。
答案 (1)①氮源 牛肉膏和蛋白胨 灭菌 固体培养基 ②划线分离法 涂布分离法 ③稀释倍数不够,菌液的浓度太高 划线时或划完第一次没有灭菌即接着划第二次 培养过程中灭菌不严格,受到了其他微生物的污染(任选两项)
(2)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 维持培养液适宜的pH 种类和剂量 动物细胞培养基中必须含有血清等 (3)次氯酸钠 植物激素 发芽(生芽) 生根(顺序不能错) 湿度 解析 (1)①培养基中都应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配制培养基时加入了琼脂,因此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培养基配制完成后要调pH和灭菌。牛肉膏、蛋白胨中含碳元素,可作为有机碳源。②分离纯化微生物一般用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③划线分离法中每次划线前都要将接种环灼烧灭菌,以杀死上次划线时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采用涂布分离法时稀释度要足够高,否则会使微生物不能分散成单个细胞。(2)把肝脏切成小薄片,有利于肝脏细胞的呼吸代谢,即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气室中充入5%CO2的作用是形成碳酸来维持培养液适宜的pH。同时也要注意选择抗生素的种类和数量来抑制细菌生长。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保证顺利增殖,培养基中一般要加入血清等。(3)植物组织培养中对外植体的消毒过程为放入70%酒精中浸泡10 min,再放入5%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5 min,并重复一次,最后用无菌水冲洗。植物组织培养基中除含有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凝固物质外,还必须加入植物激素作为生长调节物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一般程序是先诱导生芽得丛状苗,后诱导生根得试管苗,故培养时先用生芽培养基后用生根培养基。试管苗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差很大,光照弱湿度大且恒温,因此在试管苗移栽前要炼苗,主要是逐渐减少
10
湿度、增强光照和变温等,其中减少湿度最关键。
7.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它必须从血液中提取,每升人血只能提取0.5 μg,所以价格昂贵。现在某一基因公司用下图所示的方式生产干扰素。请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酵母菌的相关问题:
(1)干扰素基因在基因工程中称为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可使获得的基因迅速扩增。此基因与细菌的质粒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基因和质粒特定核苷酸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两者露出相同的粘性末端,再用________________将二者连接成重组DNA分子,然后将其导入酵母菌体内。酵母菌在基因工程中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在培养转基因植物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质粒做载体。 (3)分离纯化所需受体酵母菌时可采用下图所示两种方法,图B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获得的突变酵母菌和葡萄汁进行酒精发酵实验,发酵过程中下列方法不能防止杂菌入侵的是( )
A.弯曲玻璃管中加水封口
B.发酵液中添加某种抑制物如抗菌素 C.发酵过程必须保证所有用具都是清洁的 D.人工接种发酵的葡萄需经高锰酸钾浸泡消毒
答案 (1)目的基因 PCR 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 受体细胞 (2)农杆菌 (3)涂布分离法 B
解析 (1)干扰素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可用PCR技术扩增。形成重组DNA分子时要用到的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2)培育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农杆菌做载体。(3)分离纯化微生物有涂布分离和划线分离法两种,B属于涂布分离法。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需防止杂菌入侵,方法有许多,如弯曲导气玻璃管中加水封口,发酵过程必须保证所有用具都是清洁的,人工接种发酵的葡萄需经高锰酸钾浸泡消毒等,但发酵液中添加抗菌素只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不能抑制其他微生物如霉菌的生长。
8.果胶酶基因广泛存在于各种微生物中,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中。某一科研机构通过转
11
基因技术将黑曲霉菌中的果胶酶基因转入到奶牛体内,培育出可产生果胶酶的转基因奶牛。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c指的生物工程技术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源基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D与亲本A、B牛的最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
(2)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________________。
(3)现用某种大分子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时,观察到死细胞被染色,而活细胞不染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4)为了检测转基因奶牛产生的果胶酶活性是否达到要求,现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备苹果匀浆。将苹果洗净,切成小块,用榨汁机打碎成苹果匀浆。加热苹果匀浆到100 ℃,再冷却至50 ℃左右。
步骤二,配制不同浓度的酶液。取5支10 mL的试管,依次编号为2~6号。分别加入不同量的质量浓度为10 g/L的果胶酶溶液,再分别加入苹果酸定容至10 mL,获得质量浓度分别为2 g/L、4 g/L、6 g/L、8 g/L、10 g/L的果胶酶溶液,备用。 步骤三,降解苹果匀浆(如下图所示)。
12
步骤四,沉淀。向上述6只烧杯中添加明胶、活性炭等物质搅拌处理,充分混匀后静置,分别过滤。
记录并处理结果:用量筒测量澄清滤液(即苹果汁)的体积,记入表格,并计算出汁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果胶酶能提高苹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澄清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一中,将苹果匀浆加热到100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二中,在2~6号试管中加入10 g/L果胶酶溶液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三中,在1号烧杯中加入1 mL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转基因技术 胚胎移植技术 果胶酶基因 D牛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 (2)相互接触 接触抑制 单层(或一层)
(3)由于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大分子染料不能进入活细胞内,故活细胞不能着色(或由于死细胞的细胞膜丧失了选择透性,大分子染料能够进入死细胞内进行着色) 有丝分裂中
(4)①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瓦解细胞壁及胞间层
②使苹果中的酶失活,防止干扰实验结果 2 mL、4 mL、6 mL、8 mL、10 mL 苹果酸 解析 (1)b、c分别是指转基因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果胶酶基因是外源基因,E是指带有外源基因的受精卵。D与亲本A、B牛的最根本区别是D牛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2)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会表现出接触抑制现象,此时是单层细胞。(3)由于活细胞的细胞膜具选择透性,大分子染料不能进入活细胞内,而死细胞的细胞膜丧失选择透性,大分子染料能够进入死细胞内而着色。由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因此最好选用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观察染色体数目。(4)①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也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②在研究酶浓度对出汁率影响的实验中,加热使苹果中的酶失活,可排除苹果中的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1号烧杯做空白对照,2~6号烧杯中加入等浓度梯度的酶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酶浓度的增加,出汁率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后,出汁率不再变化。
1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