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生物热点集训9

高考生物热点集训9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5:58:42

1.

右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细胞呼吸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解析:选A。丁为无机环境,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d过程为细胞呼吸,b过程为光合作用;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

2.(2013·常州模拟)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小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 D.X1、X2、X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解析:选C。X1过程为光合作用,多数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完成,少数生物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也可完成光合作用;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应大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效率为10%,故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生产者、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除了被分解者分解外,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生命活动。

3.(2013·无锡模拟)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能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圆褐固氮菌可以参与丁过程

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值 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

解析:选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值;b摄入量为

其同化量和粪便量之和,其同化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圆褐固氮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分解者,d表示分解者,丁过程表示分解者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圆褐固氮菌可参与此过程;d的能量可来自于b的粪便,而此部分属于上一营养级a的能量。

4.(2013·扬州模拟)一只羊在一年内吃100 kg的草,排出20 kg的粪,长了10 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 kg

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C.20 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 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 kg

解析:选B。羊一年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80(kg)。粪便是羊未同化的能量。羊一年的呼吸量=同化量-有机物积累量=70(kg)。题干中未指出草的同化量,故不能计算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5.(2013·镇江模拟)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C、D、E

B.若C的食物中D占1/3,假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要使C体重增加 3 kg,至少需要A 120 kg

C.若通过人为管理增加某种生物的数量,则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能够保证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的关键成分是B、E

解析:选B。图中A和E有双向箭头,可以判断E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为生产者,则D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B为分解者,E不属于生物群落,故A错误。若C的食物中D占1/3,则A占2/3,若C体重增加3 kg,则需消耗A为3×1/3÷10%÷10%+3×2/3÷10%=120(kg),故B正确。人为增加某种生物的数量会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建立的稳定状态遭到破坏,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故C错误。能保证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的关键成分是生产者(A)和分解者(B),故D错误。

6.(2013·南通模拟)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X?2.7 g???同化的???被吃下的??呼吸代谢??7.3 g?=?

储存在?被蜘蛛???4.6 g?

?7.93 g?=?猎物种?捕获的?未被同化的

?群有机??0.63 g?

??10.3 g?=?物中的

未被吃下的???886.4 g???2.37 g?

?

未被蜘蛛捕获的???876.1 g?

A.被蜘蛛吃下未被蜘蛛同化的能量不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的一部分

B.在食物链中,蜘蛛至少位于第四营养级

C.图中X代表用于蜘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根据图中的数据可以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解析:选C。被蜘蛛吃下未被蜘蛛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的一部分。蜘蛛是肉食动物,至少是次级消费者,位于第三营养级。图中X是同化量中除去呼吸消耗的,代表用于蜘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用蜘蛛的同化量除以猎物种群的同化量,储存在猎物种群有机物中的能量不是猎物种群的同化量的全部,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7.

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和Ⅳ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

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Ⅰ→Ⅱ→Ⅲ→Ⅳ C.E1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解析:选C。图中Ⅰ为生产者,Ⅳ为顶级消费者而非分解者;该图每一塔级均代表某环节的营养级,并非一类生物,可含多条食物链,能量不可循环利用。

8.(2013·泰州模拟)下图一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二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

(1)图一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中,若A表示图一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一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

(3)由图二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一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三。其中,甲的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的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_____kJ(用所给字母表示)。

解析:(1)m1表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部分能量是太阳能或生产者同化固定的能量,m2表示从该生态系统散失的能量,即热能或细胞呼吸散失的热量。由于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可利用的能量越少,所以个体数量往往也越少。(2)若A表示图一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Ⅱ同化固定的能量,C表示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若图一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而图二中营养级Ⅱ同化固定的总能量为b,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y×100%。(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假设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a,则丙从甲→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a×X×20%,丙从甲→乙→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a×(1-X)×20%×20%,根据题干中的条件可知:a×X×20%+a×(1-X)×20%×20%=A,因此a=25A/(1+4X)。

答案:(1)太阳能(或生产者同化固定的能量) 热能(或细胞呼吸散失的热量) 营养级高,可利用的能量少 (2)同化固定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y×10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25A/(1+4X)

9.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无法回收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图甲(碳循环示意图)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微观上看,过程①主要在细胞内的________(填细胞器)中进行。

(4)若图甲中的生物种群及相互间的食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的能量为1×1010 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8 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2.5×108 kJ,当A只捕食C时,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A的能量值是________。

解析:(1)分解者的作用是将生态系统遗留的有机物进行分解。(2)燃烧煤可产生CO2,释放到大气中。缓解温室效应的最好方法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O2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量)、植树造林(增加CO2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的量)和开发新能源。(3)①过程为光合作用,其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4)B从E中获得的能量是2×108×5=1×109 kJ,D从E中获得的能量是2.5×108×5=1.25×109 kJ,二者的和为2.25×109 kJ,所以E剩余的能量

10108

为0.775×10 kJ,A的能量值=0.775×10×20%×20%=3.1×10 (kJ)。

答案:(1)分解者 (2)CO2 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O2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答案合理即可) (3)叶绿体 (4)3.1×108 kJ

10.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但在结构上有许多共同点,这可以用下图所示模型来表示。请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由________(填字母)构成生物群落。

(2)图中的各个组成成分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信息传递的作用,这三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3)在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____作用进入[ ]________中,并以________形式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写出食物链)这条食物链进行传递。

(4)在某一段时间内,假如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为m1,分解者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的能量除提供给m1、m2外,还有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B2增加能量为a时,生产者需提供的能量最少为________。

解析:从生态系统模型上可知: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碳元素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产者中,并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除提供给了m1、m2外,还被自身消耗。若图中B2增加能量为a时,生产者需提供的能量最少应按20%来计算。

答案:(1)A、B、C (2)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3)光合 A 生产者 含碳有机物 A→B1→B2→B3 (4)被生产者自身的细胞呼吸消耗 25a

搜索更多关于: 高考生物热点集训9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 右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细胞呼吸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解析:选A。丁为无机环境,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d过程为细胞呼吸,b过程为光合作用;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 2.(2013·常州模拟)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X1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