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年SSCI看国际人文地理学的发 - 省略 - 3种人文地理类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 - 钟赛香 - 图文

百年SSCI看国际人文地理学的发 - 省略 - 3种人文地理类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 - 钟赛香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3:34:15

第70卷第4期2015年4月

地理学报

ACTAGEOGRAPHICASINICA

Vol.70,No.4April,2015

百年SSCI看国际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点与规律

——基于73种人文地理类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

钟赛香1,袁甜1,苏香燕1,胡鹏2,薛熙明3(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2.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武汉430079;3.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成都610041)

摘要:从文献总量、文献类型、成长趋势、关键词、作者、国家与机构等方面,对1900-2012年

SSCI收录的73种人文地理期刊的144719条文献记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计量分析,包括:构建作者评价指标体系以分析作者对人文地理研究的学术贡献,利用网络图分析各阶段作者、国家与机构之间合作的网络关系等。研究表明:①百年来,人文地理发文量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但占SSCI发文总量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②英美一直引领全球人文地理研究及其发展;③人文地理学有明显研究热点主题,包括地方性、迁移、性别、旅游、规划等,研究注重地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GIS和RS为代表的地理信息技术的采借;研究热点区域集中在英、美两国,尤以其特大城市为重点,中国的部分城市近十年来也受到较多关注;④人文地理学作者分布有明显阶段性特征,并形成了以JohnstonRJ、ThriftN、SayerA、JacksonP、HarveyD等为中心的学术高产核心作者群。本研究对揭示人文地理学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有较好的参考借鉴。关键词:SSCI;人文地理;文献计量;发展趋势;网络分析DOI:10.11821/dlxb201504014

1引言

文献计量是一种基于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1],它以科学文献的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结构、特征和规律。目前已有众多学者通过文献计量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究学科发展的趋势、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2-3]。但已有研究基于既定主题相对较多,指标相对单一,少有针对期刊、作者进行综合评价。有学者基于1996-2005年台湾五大主要地理类期刊对台湾人文地理发展趋势做较全面研究[4],但对国际人文地理领域进行全面分析的研究总的来说很少。因此,本文旨在梳理一百多年来国际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脉络,探究国内外人文地理的发展特点与规律,为国内外地理学者快速把握学术前沿,有序推进科学研究,拓展研究新领域,加强与国际研究的融合和促进自身学科发展等提供借鉴。

学界对期刊的影响力分析,最早采用的方法是期刊影响因子(IF)法。1955年,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ISI)所长GarfieldE首次阐明可通

收稿日期:2014-02-06;修订日期:2015-01-07

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1103409);国家留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64)[Foundation:

FundforFosteringTalentsinBasicScienceof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J1103409;TheChinaScholarshipFoundation;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41371164]

作者简介:钟赛香(1978-),女,湖南人,博士,讲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8937M),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城市社会文

化地理。E-mail:zhongsx.04b@whu.edu.cn

通讯作者:薛熙明(1972-),男,湖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地理与旅游社会学。

E-mail:guagua72@126.com

678-688页

4期钟赛香等:百年SSCI看国际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点与规律679

过论文的被引频次来测度期刊的影响[5],并在1963年ISI出版的“1961年度科学引文索

引”中正式提出和使用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这一术语。自1975年开始,ISI在“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的基础上,每年发行上一年度世界范围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从而使得期刊的定量评价成为可能[6];对个人的影响力分析则采用文献被引频次(TC)[7]和高引指数(H-index)[8],还有学者构建地理高引指数(G-index)来分析作者的影响力[9]。

但期刊影响因子不足以完全反应期刊影响力[10-11],还应借用多年平均IF,H-index和G-index来进行评价。同时将G-index进行扩充,考虑期刊作者的国家和城市来源、施引文献的期刊来源、施引文献作者的国家和城市来源等,以此更为综合的反应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同样,对于学者个人学术影响力,也宜充分考虑作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FAU/RP)的发文量(TP)、文献被引频次(TC)、篇均被引频次(ATC)、H-index、G-index,以及G-index的扩充等,扩充部分包括施引文献被SSCI和SCI收录比重(TCbySSCI/SCI%)、施引文献作者的国家和城市来源等指标。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ISI的SSCI数据库,该库被认为是文献计量最可靠数据来源[12]。在WebofScience中搜索1900-2012年中在JCR中分类(catergory)为人文地理类(geography)的73种期刊。时间跨度限定为1900-01-01到2013-05-01(期刊和作者指标体系构建数据截止2013-01-01),将从SSCI中得到的结果全部标记并导出,并将年份(PY)为2013年的数据剔除,得到有效记录144719条,即本文的研究数据。2.2研究方法

以人文地理期刊收录的文献信息为数据基础,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利用Citespace[13]和ArcGIS进行作者空间信息绘制,利用Matlab进行图表绘制和矩阵计算,利用Netdraw软件[12]进行关键词、作者、国家和机构的网络分析[14]。同时,构建作者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作者学术综合影响评价值。指标体系包括FAU/RP的TP、TC、TC/TP、TCbySSCI/SCI%、H-index、CU(施引文献的国家数)、CI(施引文献的机构数)、G-index(地理高引指数,G-index=CU/TP。本文采用作者高引文献的施引文献所涉及的CU(国家)与TP(施引文献数),以及所有作者(TAU)的TP、TC、TC/TP、H-index。

因研究时间跨度较长,本文根据西方现代人文地理发展阶段[15]及期刊总发文量的变化趋势,将时间划分为4个阶段,即1900-1920,1921-1950,1951-1980,1981-2012年。在此基础上,分别取前3个阶段TP和TC前50,以及1981-2012和1900-2012年TP和TC前100的作者,除重后得到387位作者,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综合评价值。

综合值的计算,先标准化原始数据[16],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原始指标归为若干类;各类中利用变异系数法[17]确定各指标类内权重,并据该权重和指标值得到此类的综合值;再利用变异系数法得到类间权重;融合类内权重和类间权重即得原指标的权重;据此权重和原指标值,即得综合评价值。

K-core(K核)分析[18-19],基于K核进行网络分析,K值越大,小团体合作越密切;节点越大,链入数越多,则与该作者合作的作者越多;作者之间的连线宽度越大,则作者之间合作次数越多。

680

地理学报70卷

3研究结果

3.1文献类型分析

1900-2012年被SSCI收录的人文地理文献共144719篇,包括20种文献类型。其中,书评(70658,48.82%),文章(56112,38.77%),编辑材料(6387,4.41%),其他的包括会议论文(2830,1.96%),评论(2245,1.55%),信件(1621,1.12%),注记(1602,1.11%),会议摘要(1587,1.09%),个人介绍(513,0.35%),传记(418,0.29%),软件评论(202,0.14%),订正(161,0.11%),修订补充(152,0.11%),讨论(114,0.08%),再版信息(32,0.022%),新闻条目(29,0.02%),文摘发表的项目(24,0.017%),文献目录(23,0.016%),硬件评论(7,0.005%),年代学(2,0.001%)。

与其他主题领域文献计量分析结果不同的是:人文地理类研究成果中,书评几乎占到所有文献的一半,位列第一;代表原创与最新前沿研究成果的文章屈居其二,占所有文献的38.77%。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中,书评与文章同为人文地理的研究重点。3.2成长趋势分析

3.2.1发文量分析百年来,人文地理年发文量(TP)大体呈现上升趋势,但1939-1955年有所减少,之后在1956-1984年期间有所回升;在1985-2005年间增长缓慢,之后文献量增长较快。但人文地理相对发文量,即人文地理文献量占SSCI数据库收录的总文献百分比与之差异较大。相对发文量于图11900-2012年人文地理每年被SSCI收录的文献

及其占数据库总文献量的比重1910-1938年间经历了高速而略有

Fig.1Thenumberandstandardizednumberofdocuments波动的发展,在1939-1968年间呈

onHumanGeographybyyearduring1900-2012

快速下降,之后趋于稳定,所占比

重一直处于1.29%~2.01%,平均为1.72%(图1)。

3.2.2主要特征值以每10年为统计时段,百年来人文地理成长趋势的主要特征值。表现为:各特征值在1950前后都有一个突变点。二战之后,人文地理学开始在诸多学科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从1956年起,西方人文地理学连续不断朝多元化发展,与其他学科进行互动接轨(表1)。这不但丰富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也提高了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3.3关键词分析

3.3.1总体分析在文献计量分析中,作者关键词(DE)和编辑附加关键词(ID)通常被用来分析各研究领域或某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向。本研究将作者关键词和编辑附加关键词统称为关键词,并对原始数据中初始出现次数排名前50位的关键词进行归并处理。归并原则是:意义相同者归并,同一词语用其单数形式替换复数形式、将词语中连接的“-”符号统一为空格、英文缩写与全称合并等。归并后再次进行统计。

在144719篇文献中,关键词共出现频次达262947次,所涉关键词55889个。其中,49587个关键词(占比88.72%)出现次数少于5次,38553个关键词(占比68.98%)仅出现一次。这种频次与排序分布具有一定规律[20],也即关键词出现频次高者所占总量比重

4期钟赛香等:百年SSCI看国际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点与规律

表1

PY

TP1756302254398497393360651209415203219702369129716432044434570

AU1785304254848615402362961271216776252682958345912784786709343

681

百年SSCI人文地理文献的主要特征值

AU/TP1.0171.0071.0081.0141.0231.0381.0511.1031.1501.2491.5451.8161.9512.044

NR287857841167017601125232311757953127159251969433024938007160683177830194558

NR/TP1.641.912.152.073.183.814.798.3611.4718.2831.5737.2040.0242.57

PG1176415680259333320021914272334544176979123147175179327875516915421556337

PG/TP6.705.194.773.915.574.493.765.065.617.3911.0311.9712.2012.33

TC93913232807512558877045163193536866640139906221905898039991918

TC/TP0.530.440.520.601.501.161.352.333.035.917.472.080.900.42

Tab.1Hundred-yearmainindicatorsofHumanGeographypublicationsinSSCI

1900-19091910-19191920-19291930-19391940-19491950-19591960-19691970-19791980-19891990-19992000-2009201020112012

注:PY:年份;TP:发文量;AU:作者数;NR:参考文献数;PG:文章页数;TC:被引频次;AU/TP,PG/TP,NR/TP,TC/TP:平均作者数、平均页码数、平均参考文献数、平均被引频次。

低,关键词出现频次低者所占总量比重高。而人文地理学的关键词所显示比重关系表

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相对更为集中。

总出现频率最高和各时段出现频率最高的6个关键词分别是:地理(geography)、城市(city)、空间(space)、政治(politic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政策(policy)。分阶段来看,“空间(space)”从1991-1995的第7位上升至2011-2012的第3位;“政治(politics)”从1991-1995的第17为上升至1996-2010的第3位和2011-2012年的第4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在1990年只出现过一次,1991-1995年间则跃居第12位,而其后每5年几乎都会上升2~3位,到2006-2012则稳居第5位;“政策(policy)”在近二十多年来一直位列第4到第7位之间。在6大高频关键词之外,2006-2010年期间,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关注度大幅增加,景观(landscape)、迁移(migration)、管理(governance)和地方(place)等得到很大程度的关注;2011-2012年期间,气候变化(climatechange)和GIS的使用频率激增,成为热度较高的研究主题与研究手段。

在这些关键词中,“地理”类中以经济地理(EG)、政治地理(POLG)、文化地理(CG)最受关注;在城市(city)领域,对全球性大城市、欧美的特大城市,以及紧凑型城市关注较多;在地理学的关键概念“空间(space)”中,对公共空间(publicspace)、开放空间(openspace)、(城市)绿地空间(greenspace,citygreenspace)、农村空间(ruralspace)、社会空间(socialspace)以及空间的生产(productionofspace)关注较多;在政治(politics)领域,关注地缘政治(geopolitics)、生物政治(biopolitics)、批判地缘政治(criticalgeopolitics)、城市政治(urbanpolitics)、文化政治(culturalpolitics)、尺度政治(politicsofscale)等;在政策(policy)领域,对公共政策(publicpolicy)、区域政策(regionalpolicy)、环境政策(environmentalpolicy)、住房政策(housingpolicy)、气候政策(climatepolicy)等关注较多;在GIS领域,关注较多的是基于GIScience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将GIS应用于人文地理相关领域,实现空间综合人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70卷第4期2015年4月地理学报ACTAGEOGRAPHICASINICAVol.70,No.4April,2015百年SSCI看国际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点与规律——基于73种人文地理类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钟赛香1,袁甜1,苏香燕1,胡鹏2,薛熙明3(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2.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武汉430079;3.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成都610041)摘要:从文献总量、文献类型、成长趋势、关键词、作者、国家与机构等方面,对1900-2012年SSCI收录的73种人文地理期刊的144719条文献记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计量分析,包括:构建作者评价指标体系以分析作者对人文地理研究的学术贡献,利用网络图分析各阶段作者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